深化“六项措施” 维护弱势群体权益
今年以来,全市法律援助机构开展了“改善民生• 法律援助在行动”活动,以“六项措施”维护贫困家庭、伤残人员、农民工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围绕着“应援尽援、便民利民”工作思路,全市市、县(市、区)、乡镇三级法律援助机构一是开通运行“12348”法律援助热线平台,实现“12348”免费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的无缝对接,同时,建立“12348”舆情研判制度,把反映社情民意的有关信息及时上报党委政府,当好参谋作用。二是在律师事务所、司法所和法律援助工作站设立法律援助受理点,将法律援助的受理窗口前移,方便群众。三是将低保人群、零就业家庭、有特殊困难的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特困企业职工、返乡农民工等纳入重点范围,简化审批程序,提高援助工作效率和援助面。四是继续推行泛珠三角九省区法律援助农民工办案协助机制,降低群众维权成本。五是加强与妇联、总工会等相关部门的协作,开展妇女维权、职工维权等法律援助联动,维护妇女儿童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六是实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联系告知制,进一步提高办案数量和办案质量。
1至7月份,全市法律援助机构共办理援助案件466件(其中非诉讼案件101件,办理彩票公益金案件153件),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 1153.25万元,法律援助咨询平台共接待来电、来访、来信群众3398人次,提供法律咨询2617次,有效地维护了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杨 旭 吴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