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证服务坚持“三农”理念成效明显

来源:平安梧州网总编室  发布日期:2011-02-16  分享到:

 

“这本公证书使我们兄弟俩化干戈为玉帛,大家和和睦睦过了个新年。”近日,藤县藤洲镇潭东村的的黄某感激地说。

去年以来,市公证机构紧紧围绕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牢固树立服务“三农”理念,发挥公证职能作用,积极预防农村的社会矛盾纠纷,为全市的“三农”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收效明显。

唱响“公证”曲,撒播维权“种子”

去年三月,市司法局组织全市公证行业开展以“服务新农村,公证进万家”为活动主题的公证宣传活动,为广大农村撒播公正维权“种子”。在宣传活动期间,市公证机构结合自身工作和当地实际,制定宣传方案,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宣传活动。

要想为“三农”提供优质的公证法律服务,必须让农民了解公证知识,认识公证的作用,知道怎么运用公证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为此市公证处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把原来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宣传为主要形式,逐步调整为主动上门到各乡镇授课形式进行宣传,收集整理典型三农公证案件进行剖析讲解,采用通俗易懂的方法宣传法律、法规、政策,使乡镇、村干部及广大农民群众逐步了解党和国家的“三农”政策。

去年初,各公证机构就纷纷走进社区,走进乡镇集市,采取现场咨询受理、发放宣传资料、制作宣传画报、组织专题法律解答等方式,开展公证宣传活动。公证人员向广大农民宣传有关公证法律法规,宣传公证工作贴近百姓、服务民生以及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职能作用,宣传涉及农村改革和林权改革方面的政策法规,面对面地向群众深入地宣讲、解读《公证法》及有关政策法规。岑溪市公证处组织人员深入到了10多个乡镇、苍梧县公证处到了3个乡镇、藤县到了2个乡镇、蒙山县公证处到了2个乡镇开展公证法律宣传活动,在3月的第一周,蒙山县公证处还在当地电视台播放了为期一周的“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构建和谐社会”的游动字幕来增强宣传活动效果。

据统计,在3月份的宣传活动中,全市共发放了宣传资料17500份,张贴宣传画报2200份,当场解答群众的公证业务和法律咨询1470多人次,当场受理公证业务17件。

延伸服务触角服务“三农”

公证作为一项前置性和预防性的司法制度,主要任务就是明确法律关系,确认法律事实,分清权利义务,预防纠纷,减少诉讼,促进民事、经济依法有序流转,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公证的性质和职能决定其完全可以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

2010年,梧州市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充分发挥服务、沟通、证明、监督公证职能作用,坚持面向“三农”,服务“三农”,组织公证人员积极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优质法律服务,为全面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为了增强对“三农”服务的意识,市公证处调整服务理念,专门组织全处人员开展专题学习,邀请有关专家学者作政策和导向问题讲解,深入基层调研。增强切实履行好公证职能,为服务新农村建设做贡献的自觉性。同时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树立了“二个倾斜”,“一个优先”为内容的工作理念,即工作重点,人员力量向服务“三农”工作倾斜,对涉农需要提供公证法律服务的优先办理,努力做到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效益、服务环境和服务形象五个好。

公证给力,筑起新农村维稳堡垒

在受理的涉农公证中,特别是农村房屋继承权公证,考虑到农村房屋只有土地使用证、没有房产证,农民文化水平不高,交通不便等因素。梧州市公证处每一次办证都指派公证人员上门调查,核实当事人提供的证据。许多申请人住在偏远地区,来回行程100多公里,但是公证员还是坚持上门服务的原则。为方便群众大部分时间安排在双休日、节假日上门办证、调查。在对三农的具体服务中,真正体现出公证机构的公益效应。

    公证人员每次下乡办证都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特别是家住山区老年农民申办遗嘱、遗赠扶养等公证,因年纪较大,行动不便,路途遥远,无法到公证处办理,公证处及时派人上门服务,而且收费很低,并对一些无收入来源的贫困老人实行免收费。同时,梧州市公证机构严格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党的农村政策,办理土地承包合同等公证事项,完善合同条款,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让农民在得到各级政府政策实惠的同时,也享受到法律服务的实惠。他们依法规范市场运作,办理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公证,土地置换公证等,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多层次法律服务。为进城农民工提供法律帮助,办理劳务合同、继承、委托、亲属关系等公证,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在办案过程中,公证人员注重发挥公证工作在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中的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公证员的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农村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引导农民依法开展农业生产经营和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据统计, 2010年该市办理涉农公证业务超过500件,有效的预防了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群众的合法利益,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记者李继远 通讯员黄洁玲)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梧州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桂ICP备15009969号   桂公网安备 45040502000009号
网站主办:中国共产党梧州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梧州市平安办
电话:0774-6022086  邮箱:pawz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