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创新“铁路在建、护路在线”模式打造管段平安铁路示范线纪实

来源:平安梧州网总编室  发布日期:2010-09-14  分享到:

用责任奏响百年商埠平安长廊交响曲

——我市创新“铁路在建、护路在线”模式打造管段平安铁路示范线纪实

 

编者按:益湛铁路(原称洛湛铁路)在梧州贯穿6个县(市、区)、15个镇(办事处)、80个村(社区)委会、745个村民小组,管段总里程172公里。自从200412月益湛铁路梧州段开工以来,我市创新“铁路在建、护路在线”的“梧州模式”,提前介入开展各项护路联防工作,按照狠抓思想认识、人员机构、宣传教育、排查隐患化解矛盾、经费保障和应急预案“六个提前到位”、实现铁路建设顺利进行和铁路稳定平安畅通的工作思路,不断打造工作“亮点”,创造了全区铁路开通货车、客车一周年路外交通死亡事故“零发生”的记录,确保了益湛铁路运输大动脉在梧州段的安全畅通,他们用强烈的责任感奏响了具有“百年商埠长廊”特色的和谐平安交响曲。

责任:敢于“亮剑”书写新篇

梧州既是桂东南中心城市,也处于正在形成的西江经济带的核心位置,具有背靠大西南,面向珠江三角洲的战略地位。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只凭一条黄金水道就安享繁荣的历史已是明日黄花,而铁路依然只是蕴藏于一代代梧州人心中一个美好的梦想。200412月,益湛铁路(广西段)这条巨龙终于不负梧州人民的愿望奋然昂首,梧州人的百年铁路梦圆了!梧州又一个提速发展的契机到来了!

响过盼铁路争铁路的前奏曲,伴着唤醒山河响彻四方的隆隆的炮声,梧州奏响激越的建铁路、护铁路的主旋律。梧州特殊的区位优势和运输经济特征也显现出了铁路护路联防工作的重要性。而如何从梧州铁路护路联防工作中破题,是摆在梧州市委市政府以及每个铁路护路人面前的考验。

“首先是责任,只有明确责任才能担当和落实好责任,而担当和落实责任的前提是愿担当、能担当、会担当,重点是抓好责任制的落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铁路护路领导小组组长竺坤松感慨道,敢负起历史责任的明晰确实是梧州护路大发展的首要前提。梧州护路者时时刻刻用辛勤和汗水捍卫着铁路运输的畅通,他们是铁路护路联防工作中最为鲜活的一面旗帜。

近年来,市综治委铁路护路联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梧州护路办)积极推进梧州铁路护路联防工作创新,坚持站在科学发展的认识高度和历史的发展前沿,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敢于“亮剑”,全面推动护路工作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不断受到各级部门的表彰和嘉奖。在一串串沉甸甸荣誉的背后,是梧州市铁路护路联防工作者不懈的努力和由内而外的工作事业化推进,对于全区的铁路护路联防工作,“梧州模式”经验必然有所借鉴。

从建设平安梧州大局出发,梧州把铁路护路联防工作纳入综治工作整体规划,严格实行一把手负总责。通过市、县(市、区)、镇(办事处)、村(社区、学校)层层签订了铁路护路联防责任书,逐级落实了护路工作责任,做到护路联防工作与综治及平安建设同部署、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同奖罚。各级综治和护路联防组织紧密配合、齐抓共管,共同创建、互相促进,用一线(铁路线)平安保一方平安,用一方平安促一线平安。

创新:铁路在建、护路在线成了“梧州模式”

200412月益湛铁路梧州段正式动工建设,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举全市之力,促进铁路建设有条不紊推进。然而,随着铁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建设施工单位与当地群众因各种原因引发的不稳定隐患也不断增多,给当地社会稳定埋下了隐患。为确保铁路建设的顺利进行,在益湛铁路建设期间,市委书记刘志勇、市长王凯多次对涉路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做出批示,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从稳定大局的高度出发,全力协调解决涉路矛盾问题,确保铁路建设的顺利进行。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和政府分管铁路建设的副市长定期或不定期听取铁路建设情况,针对建设引发的涉路不稳定隐患,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召开协调会,并深入铁路建设施工现场进行现场办公,使一批突出的涉路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有效化解。

益湛铁路梧州段从建设到试运行、正式运行的过程中,该市始终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牢固树立超前预防意识,积极开展各项防范工作,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他们坚持深入宣传,群众工作走在前;全面排查,信息掌握走在前;科学预测,预案走在前;深入调研,逐项核实掌握涉路矛盾纠纷。针对排查出来的涉路矛盾纠纷,在化解涉路矛盾纠纷工作中,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综治工作原则,认真落实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五个一”化解矛盾纠纷工作的方法,采取因情施策,灵活处理因政策问题造成的矛盾纠纷、客观公正,妥善处理施工不当造成的矛盾纠纷、把握性质,依法果断处置非法阻拦铁路建设施工行为、密切跟踪,做好稳控,请求协调调处,2007年以来,市护路办通过调研先后报送了《关于对洛湛铁路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不稳定问题的调研报告》、《关于对洛湛铁路梧州段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不稳定问题的思考及探讨》等系列调研报告以及不稳定隐患排查表,为自治区护路办、市铁路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与益湛铁路建设指挥部协商解决铁路建设遗留问题提供专题数据库,对号调处,调结销号,使调处工作层层落实到位。

由于领导重视,协调调处得当,2007年以来,梧州市共化解涉路不稳定隐患238起,尚未化解的涉路不稳定隐患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和控制,确保了益湛铁路梧州段的顺利建设和安全畅通。

 “铁路未通,护路先行。从2007年开始,我市已经着手构建市、县(市、区)、镇(办事处)、村(社区)“四级铁路护路网络”。目前,该市铁路护路联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达到了25个,铁路沿线6个县(市、区)、15个镇(办事处)也成立了综治委铁路护路联防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了铁路护路分管领导,配置了专(兼)职工作人员。80个村(社区)委会成立了铁路护路联防工作站。2009年,我市配备了专职的护路办主任和2名专职工作人员,负责组织全市开展铁路护路联防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将铁路护路联防工作经费纳入综治维稳经费保障范畴,列入了财政预算予以保障,解决各级护路组织和护路队伍有钱办事的问题……。这一项项举措,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对铁路护路联防工作的高度重视。

真诚,凝聚合力促成联动

事业化推进,对于梧州铁路护路联防工作来说,并不是一个虚无的口号,而是超前的意识和对铁路事业的忠诚,已经成为了现实。几年来,该市护路机构、人员、投入的同步发展造就了一套健全的组织体系。不仅如此,一系列貌似枯燥的数字,完全展现了梧州铁路护路联防事业化发展的趋向,当前该市现组建了6支铁路义务护路联防大队、15支铁路义务护路联防中队和15支义务护路联防队共128名队员。在梧州市护路办,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照相机、摄像机等各种仪器设备,一系列举措,都标志着梧州铁路护路联防人性化、责任化、规范化、绩效化、数字化,这"五化标准建设"是在梧州铁路护路联防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以"五化"标准考核工作已经成为梧州铁路护路联防组织的标志性考核手段,也是检验是否科学发展的一个明显标杆。

据了解,梧州护路办在线路巡护工作上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制度。他们将管段线路约每两公里的守护责任都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身上,做到铁路桥梁、隧道等重点目标、重点部位都有人巡防守护,做到不留空当、不落死角、不存侥幸,确保了重点目标、重点部位的绝对安全。通过地方公安管片、铁路公安管线、护路队员巡护、保安队员守点这样一种"四位一体"的方式,搭建起了一座牢固的铁路钢铁长城。

    站住,别动!”随着长洲区3名铁路义务护路员的厉声吆喝,两个正在铁路线上盗窃电缆的青少年顿时耷拉下脑袋。这是今年527日下午,发生在益湛铁路梧州段铁路线上的一幕。3名义务护路队员快速反应,仅用10多分钟就将割盗铁路通讯电缆的违法犯罪嫌疑人成功抓获,协助铁路公安部门破获了一起割盗铁路通讯电缆案件。

追求,“民生工程”奏响平安和谐曲

“其实,铁路护路联防工作说到底是一个关乎民生的工程。一个地方的铁路护路联防工作开展得好与坏,关键是把一件一件工作落实好。”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曾一戈感触地说。对于矛盾的调解机制,是梧州铁路护路工作人性化的体现。坚持涉路矛盾每月一排查工作机制,已成为梧州护路办护路联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排查出的涉路矛盾问题,各级护路联防组织能够及调处化解,并把大量的矛盾化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铁路一条线,连着地方一大片,铁路不安,社会不稳。能否维护铁路沿线社会治安和谐稳定和铁路行车安全畅通,将直接影响创建社会和谐稳定模范市目标的顺利实现。“自从铁路和地方政府部门在排洪涵洞修走便道后,我们村民日常生产耕作再也不用钻、爬防护网和“行大运”绕道了,出行耕作方便多了!”,近日,岑溪市马路镇永固村昙琼组的村民们感激地对记者说,村民对该便道称之“百年大计路”。

我市充分认识到开展铁路治安专项整治行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和实践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民情,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难题,增进了干群感情,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沿线人民爱路护路的自觉性,共同维护铁路沿线社会治安和谐稳定。今年3月间,市委政法委、市综治委在铁路沿线组织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治安专项整治行动,把解决沿线村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出行难”问题纳入了专项整治行动范围,积极开展线路治安隐患排查整治,特别是针对铁路两侧附近村民攀爬、破网穿越铁路易引发路外伤亡事故的问题,市护路办狠抓联防联控机制的落实,深入铁路沿线调研,通过多部门“会诊”,积极协调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投入资金,努力解决沿线村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出行难”问题,受到群众的高度评价。

说起梧州铁路护路联防工作,从自治区铁路护路办领导到梧州市领导,到沿线各乡镇无不感到自豪和骄傲。梧州以特有的工作方式,开辟了铁路护路工作的一番新天地。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难以相信,孩子们的脑海里是那样的牢记铁路安全。

针对农村青壮年劳力大量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增多的现状,梧州在铁路沿线中小学校中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以小手拉大手,护路保平安为主题的爱路护路活动,以铁路沿线学校为基地,把学生培养成了铁路宣传的小老师。在全市铁路沿线各学校,每学期开学第一件事就是开展小手牵小手,小手拉大手,携手共建平安路安全教育活动。举办交通知识竞赛、出版手抄报纸成为风潮,和铁路警察叔叔联手参与执法行动更是屡见不鲜。孩子们向街坊邻里,向父老乡亲,向过路陌生人纯真地宣教,以小手带大手做示范,爱路护路工作事半功倍,梧州创造了平安的神话

近日,记者见到铁路护路办主任孙传庆时,他刚刚下乡检查工作回来。几乎所有时间,负责护路工作的有关领导和同志都像孙传庆一样,战斗在一线,指挥在一线。为切实提高村民的爱路护路和交通安全意识,聘请岑溪农村本土演员,利用当地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牛娘剧”,加入铁路交通和爱路护路元素,利用“流动舞台” 深入在沿线各镇进行巡回演出,撒播铁路护路的“平安种子”。据统计,我市通过“牛娘剧”形式进行宣传30多场次,教育群众近10万人次,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推动了创建"百年商埠平安铁路示范线"的现实。   

站在历史的新起点,梧州护路办同样面临着挑战。只要有扎实肯干的精神和永不停歇的创新,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打不下的硬仗,铁路护路工作繁琐而沉重,但捍卫铁路安全是他们坚守的信念!

(记者李继远  通讯员孙传庆)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梧州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桂ICP备15009969号   桂公网安备 45040502000009号
网站主办:中国共产党梧州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梧州市平安办
电话:0774-6022086  邮箱:pawz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