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腿子”鹿儿剧唱出农村新风尚

来源:平安梧州网总编室  发布日期:2009-04-28  分享到:

咚嚓、咚嚓、咚咚嚓,白天拿农具,晚上拿道具,苍梧大坡镇榃神村的群众好不开心。每天傍晚8点半左右,该村晒地上就变得热闹起来,伴随着阵阵欢快的锣鼓声,场地中央20余名男男女女有化装的、有打锣打钹敲鼓的、有唱戏的,大伙们都在认真地进行着排练。演员们听着队员们的锣声鼓声钹声,有节奏地进行唱戏。每当唱到精彩处,台下掌声、欢笑声一片,吸引了许多村民和过往群众驻足观望。这是该镇榃神村神村鹿儿剧团在进行排练,时刻准备着参加城乡的各种演出呢。

“嘿嘿!没想到我老婆参加村里组织的这支鹿儿剧团,现在麻将扑克都不打了,还锻炼了身体,好!好!好!在观看的人群中,村民郭某正指着起劲唱着戏的妻子,眉飞色舞地向旁人介绍着。

榃神村神村鹿儿剧团最初成立于1965年,文化大革命曾中断过一段时间,到1972年重建至今。近年来,苍梧县宣传、文体部门和大坡镇一直十分重视村民文化精神生活,通过资金、专业知识和艺术指导方面的帮扶,不断壮大这支农民业余鹿儿剧团。鹿儿剧团由开始时的10多人发展到目前的30多人。在这些队员中,有汉子、有妇女、有返乡农民工,也有当了爷爷奶奶的,他们中年龄最大的65岁,最小的2425岁。

说起鹿儿剧团发展史,现在的剧团负责人郭志雄感慨万千。他说:1990年到2003年这段时间,由于社会大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很多老队员出嫁、结婚或者外出打工等,剧团曾出现了低迷的时候,有很多队员想退出团体,是他和剧团里的老前辈一个一个地去做思想工作,有时队员被说服了,可丈夫或者妻子们不赞成。就如村上的莫水芬,因为家中种植了几亩砂糖橘,平时活儿较多,丈夫竭力反对,可了解到有的队员家属不仅思想上支持,有时晚上还抽时间陪老婆训练,他也就改变了起初的看法,积极支持妻子参加鹿儿剧团。

鹿儿剧团从成立至今,平时排练都是无偿的,没有任何报酬,也不计误工,可队员们的积极性非常高,他们认为参加鹿儿剧团训练,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丰富精神生活,队员之间还能相互交流,平时闲得无聊用搓麻将扑克打发时间的,也因此离开了牌桌。

参加鹿儿剧团以后,我的身体比以前健康了,人也乐和了。村民郭社昌高兴地说。自从成立了鹿儿剧团,搓麻将的人都叫不齐了。现在想起来,成立鹿儿剧团,真是件好事,我两夫妻都是团里的人哦。大伙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表示鹿儿剧团给村里带来了新面貌。

如今的大坡镇榃神村,村美、人美,邻里、夫妻、婆媳、妯娌关系更亲密,一派文明、和谐、欣欣向荣的新风貌。团长郭志雄笑逐颜开说:我们农民的鹿儿剧团,就是要唱出农村的新风尚!”

(钟斌明)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梧州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桂ICP备15009969号   桂公网安备 45040502000009号
网站主办:中国共产党梧州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梧州市平安办
电话:0774-6022086  邮箱:pawz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