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消防支队创新警务工作机制取得显著效果
为优化现有消防警力资源配置,发挥消防部队“防”与“消”最佳整体工作的效能,自去年5月以来,梧州市公安消防支队积极创新警务工作机制,在基层消防大、中队创造性地推行了防消联勤,取得显著效果。8个月来,该支队共出动3872人次,检查单位10742家,发现隐患12855处,整改隐患11426处,责令“三停”28家,行政拘留2人,罚款59。26万元,扣押不合格消防产品1101具(件)。与上年相比,案件起数上升146%、罚款数额上升25倍、责令“三停”场所上升233%、行政拘留上升200%,彻底改变了过去“防消两张皮”的工作脱节局面,抒写了梧州消防执法监督工作的崭新一页。
一是打破过去消防监督警力不足的尴尬局面。该市在基层中队开展辖区情况“六熟悉”的同时,组织官兵指导社会单位开展消防安全建设,发现火灾隐患,宣传消防知识,把消防指导、宣传工作延伸到城市社区、乡镇农村,尽可能地扩大了消防监督覆盖面,有效减少了当前消防监督工作中的失控漏管现象,防止了大量一般性火灾发生,缓解了消防监督警力不足的压力。
二是消防部队的整体效能得到明显提高。在实施防消联勤勤务模式的进程中,防火、灭火两大职能部门既分工负责,又相互结合,通过加强业务上的交流和研讨,相互了解相关业务,拓宽工作思路,促进了共同提高,体现了“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工作方针。同时,消防中队干部参与防火工作,也有利于干部的锻炼、培养。
三是凸显消防部队的形象和社会影响力。防消联勤实施后,消防中队官兵近距离为企事业单位和人民群众提供贴心服务,拉近了与辖区单位和群众的关系,树立了消防部队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为开展警民共建、推进拥政爱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消防部队通过创新工作方法,推进火灾预防和灭火准备工作前移,有效净化了消防安全环境,促进了社会稳定,以自己有位的形象赢得了各级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的关心、重视和支持,为消防部队自身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雷妮 继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