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护航产业发展】苍梧:“法治船夫”让满山“绿叶”变“金叶”

来源:平安梧州网总编室  发布日期:2023-02-10  分享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事关乡村社会和谐稳定,事关乡村振兴战略大局。广西坚持把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乡村和谐稳定重要抓手,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乡村治理体制机制,党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形成系列乡村善治广西经验和实践。

    苍梧县大力发展茶产业,小小一叶茶,不仅帮助村民摘掉了贫困帽子,现在还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深冬时节,苍梧县六堡镇山坪村依然生机勃勃,山地连绵起伏,茶园郁郁葱葱。这个人口不足500人的瑶族村,家家户户种植茶树,祖祖辈辈加工制作六堡茶。从前因交通、规模种植以及品牌意识不强等因素影响,村民守着金山过着穷日子。2008年,山坪村村民祝雪兰当选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后,带领村民艰苦奋斗,一步步走上致富路。2016年,山坪村成功脱贫。如今,山坪村的六堡茶产业日益兴旺,茶叶实施标准化生产,引进公司打造茶旅综合体,一幅以茶兴村、以旅强村、以文厚村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徐徐铺展,村民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1214日,自治区党委政法委组织全媒体采访团来到山坪村,在党的二十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祝雪兰家,倾听她参加党的二十大的经历和体会,分享她向习近平总书记介绍山坪村六堡茶的喜悦。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一定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好、落实好,带领大家紧密团结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祝雪兰说,过去十年,是山坪村发展得最快、最好的十年,村里通了水泥路,全村茶园种植从300亩扩大到2600亩,成立了5家茶叶合作社。2021年,全村村民人均收入达2.1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13.8万元。要打造山坪村六堡茶品牌,村民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注册商标。此前由于缺乏品牌意识,山坪村以及六堡镇一些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名字等都已被抢注商标。在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道路上,村集体企业吃了不懂法律的亏。对此,梧州市政法部门精心呵护六堡茶的产业发展,切实当好茶船古道上的法治船夫现在找我们合作洽谈的商家很多,政法部门的法律服务想得比我们周到,很早就到村里宣传,告诉我们签合同需要注意的事项,为我们打造品牌出谋划策。祝雪兰说。

    为维护村里安全稳定发展环境,山坪村积极创建六无(无黑恶势力、无毒害、无邪教、无刑事治安案件、无群体性事件、无失信被执行人)平安村,近年来案件零发生,村民们安居乐业。现在党委政府这么重视,给我们这么大的扶持力度,我们再不努力,再发展不起来,就真的说不过去了。在六堡镇塘平村,六堡茶制作技艺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韦洁群对茶农们说。11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消息传来,茶农们欢呼雀跃。

    “现在我们遇到发展难题或需要作出重大决策时,都会咨询县里服务我们的法律专家组。六堡镇黑石山茶厂党支部书记石濡菲说,过去是我们找机关,现在是机关找我们,我们享受被服务的感觉,很多问题都能在现场就得到解决,法治营商环境非常到位。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司法服务就跟进到哪里。苍梧县人民法院以六堡法庭为平台,成立了茶船古道法律服务团,点对点服务茶农茶企,协调解决合同争议、茶叶购销、品牌推广等法律问题。法院还出台措施,从纠纷诉前化解、提升案件审理质效、服务茶园茶企发展、保护茶品牌商标等多个方面,深度对接六堡茶产业链,构建与产业布局相匹配、与产业体系相融合、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的法律服务链我们积极探索服务六堡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特色新模式,新模式特点体现在靠前二字,成效体现在快速二字。六堡法庭庭长梁晟说,近年来,茶农文化素养、辨识能力和处理纠纷能力明显提升,目前法庭案件数量要较去年同期下降28%。苍梧县人民检察院成立服务六堡茶检察专班党员服务先锋队,通过书记在现场”“党员活动日”“检察长+人大代表深入一线结对帮扶、部门联建联动等方式参与土地流转、茶园建设,协调解决涉茶问题纠纷28个。县公安局坚持依托一村一辅警警务机制,不断加强对各茶园种植区的人防、物防、技防指导,通过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全力化解辖区矛盾纠纷、打击违法犯罪。

    立足特色产业及民营经济发展所需,苍梧县政法机关还专门成立广西首家涉茶行政争议调解中心——苍梧县涉六堡茶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及广西茶业第一家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苍梧县涉茶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源头预防、协调联动、多元化解的行政争议解决机制,鼓励引导当事人选择非诉方式解决涉茶行政纠纷,改变过去群众多跑路、程序费周折、纠纷耗时久的化解模式。目前,全县涉茶行政争议调解中心成功化解各类涉茶行政争议案件20余件、调处涉茶纠纷44起,调解成功43起,调解成功率97.72%,涉茶纠纷调解工作全面进入法治化、规范化、高效化轨道。

    苍梧县还不断优化护航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公共法律服务,各村(社区)选任培育8法律明白人,积极参与法治宣传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基层治理工作,县司法行政系统与工商联合会组织全县各律师事务所与工商联所属商(协)会建立一对一联系合作机制,统筹律师力量以法律超市式服务协助商(协)会做好会员企业法律咨询、权益维护、纠纷化解等工作,让民营企业尤其是茶企遇到难题可咨询、解决问题有指导、化解风险能应对。

    如今的苍梧,茶园一山连着一山,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下一步,苍梧将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乡村振兴的战略机遇,大力繁育优质茶苗、扩大茶园、培育茶企、培植茶师、形成茶市、打造茶城。力争到2023年,全县茶园面积40万亩,进入全国产茶县前20名。培育规模以上六堡茶企业5家。”苍梧县乡村振兴局局长卢焕扬说。“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全县政法机关紧紧围绕六堡茶产业发展,立足政法职能,找准服务保障六堡茶产业发展壮大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积极投身六堡茶产业发展壮大工作中,在服务保障‘茶业’发展上下足司法‘功夫’,为广西苍梧写好新时代‘茶文章’贡献法治智慧。”苍梧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周志强说。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梧州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桂ICP备15009969号   桂公网安备 45040502000009号
网站主办:中国共产党梧州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梧州市平安办
电话:0774-6022086  邮箱:pawz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