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教+听证”,“红心”未检助迷途少年展翅重飞

来源:平安梧州网总编室  发布日期:2023-01-31  分享到:

    “感谢检察机关给我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我一定会加倍珍惜,我还要感谢我家人的悉心照顾与鼓励,陪我完成检察官对我的各项考察任务。我今后会深刻吸取教训,好好学习,不再做违法犯罪的事情。”近日,在万秀区检察院听证室里,涉案未成年人小李(化名)坚定地向检察官表明自己悔过的决心。其监护人也表示会履行好监护职责,更多地对孩子给予关心和关注,帮助其更好地完成学业。

    2022年暑假,家住外地的涉案人员小李刚满17岁,因为贪玩来到梧州,伙同他人盗窃了三辆电动车,被公安机关立案。小李到案后,案件被移送到万秀区检察院未检办,承办该案的检察官认为,小李的情形构成盗窃罪,但是怎么处理才能够更有利于教育、挽救迷途少年呢?检察官通过对小李开展充分的社会调查,了解其成长经历、家庭状况、日常交友等情况后发现,小李是一名在读中专学生,由于结识了一些不良朋友才走上犯罪道路。虽然父母离异,但父母对他十分关心,并未放弃管教。再结合承办检察官与小李及其父亲的接触判断,小李本质并不坏,但父母教而不听,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弱。“红心”未检办案团队决定对小李因材施教开展多元化帮教。

    “如果再给你一个机会,你有什么打算?”“我想回到学校好好读书……”这对话让承办检察官深受触动。检察官觉察到,与小李的每次谈话,坐在一旁的父亲总会红着脸、默默地抹眼泪,那是一个父亲自责、痛心的泪水。承办检察官通过全方位、认真细致地对该案进行审查研判。该案中,涉案的电动车价值不高,量刑较轻。考虑到小李的犯罪情节、悔罪表现、监护条件、学业前途等情况,在秋季开学到来之际,“红心”未检办案团队对小李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并向小李的监护人发出督促监护令,全力帮助小李重返校园。

    2022年,受疫情和异地帮教等客观因素影响,“红心”未检办案团队创新帮教形式,通过微信视频、电话等方式随时随地对小李进行线上帮教,及时掌握小李的思想动态、在校表现及交友情况等。检察官还通过分享自身的成长经历,帮助小李矫正行为、认知偏差,同时建议其加强与父母沟通,鼓励其好好学习,督促其遵纪守法。此外,检察官还通过电话对其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分享亲子沟通技巧,引导家长履行好监管职责,让孩子在爱和规矩中成长。

    父亲为让小李远离不良“朋友”,帮小李办理了转学,小李在新的学校里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烹饪专业。再次回到熟悉的校园生活,小李深刻认识到自己从前犯下的错误,决心从头再来、真诚改过,在家人的帮助和自己的不懈努力下,他很快调整好心态,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并向承办检察官表示将来要用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回报社会。

    鉴于该案犯罪情节轻微,小李在帮教期间表现良好,真诚悔过,为了不影响小李的学业,在2023年寒假期间,万秀区检察院依法对该案召开拟不起诉不公开听证会。听证会上,承办检察官对案件事实、证据、法律适用及处理意见进行分析阐述,并进行了多媒体示证。听证员在了解了本案案情后,认为涉案人员系未成年人,犯罪情节轻微,具有坦白、认罪认罚等从轻或减轻处罚情节,且悔罪态度较好。经评议,听证员一致同意检察机关的处理意见。

    “检察机关作出不起诉决定,不等于一放了之,而是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给你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万秀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胡淑娴对小李进行法治教育时说:“希望你珍惜此次机会,认真反省,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提升辨识能力,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罪错未成年人是司法的边缘点、教育的缺失点和家庭的刺痛点,与成年人违法犯罪相比,罪错未成年人具有更强的可塑性,更容易得到矫治。2022年以来,万秀区检察院始终坚持把保护未成年人权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高未成年人法律意识作为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采取有别于成年人的政策和制度,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共帮教罪错未成年人65人次,其中重返校园的3人、参加工作的3人,帮助这些迷途“羔羊”展翅重飞。


梧州市万秀区人民检察院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梧州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桂ICP备15009969号   桂公网安备 45040502000009号
网站主办:中国共产党梧州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梧州市平安办
电话:0774-6022086  邮箱:pawz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