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群众安全感】擎旗奋进铸忠魂 铁肩担当解民困——梧州市政法机关积极为民办实事推动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综述

来源:平安梧州网总编室  发布日期:2022-12-17  分享到:

2022年,梧州市政法机关紧扣党的二十大维稳这一工作主线,紧紧围绕全区政法工作“1+7+6+7+1”目标任务体系,坚持梧州市“四个三”政法工作思路,持续在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深改革、强队伍上下功夫,全力推动了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群众安全感平均数达98.52%,同比提升了0.41个百分点,其中第二季度达98.51%排名全区第一;第三季度政法队伍执法满意度93.43%排名全区第二;获得中央交办信访案件化解率最高、再次信访率最低的全区“双第一”

聚焦政治引领,高位推动政法工作开展

为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职能作用,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16次听取或专题研究部署政法各项工作。今年8月,平安梧州建设领导小组对市级政法各单位和7个县(市、区)党委政法委及政法单位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政治督察和纪律作风督查巡查,确保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

政法机关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市,推动市委、市政府出台法治梧州建设、法治政府建设相关文件,科学谋划全面依法治市工作。紧盯梧州打造广西茶产业“半壁江山”的目标任务,制定了司法服务保障六堡茶产业发展“十条措施”,依托广西首家涉茶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六堡“茶乡法庭”、六堡茶产业发展检察服务站、“茶船古道”法律服务团四大服务阵地,为茶园规模化种植、产业标准化生产、茶叶知识产权保护、涉茶纠纷调解等提供快速处置渠道和配套解决方案。

此外,梧州市政法机关围绕“东融”战略,大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涉企纠纷审理质效。梧州市与贵港市和广东省肇庆市、云浮市等大湾区西江流域城市共建西江流域公益诉讼检察协作机制,合力构筑西江生态屏障。

加强风险防范,完成抓治理除隐患任务

今年以来,全市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共破获十类涉恶案件203起,工作成效满意度达96.44%,排名全区第二;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成效排名全区前列;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工作成效满意度达95.02%,排名全区第四;第三季度全市刑事警情、治安警情同比有较大幅度下降,刑事案件破案率则同比上升。此外,梧州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整体成效被自治区专项办表彰为一等奖。

在防范化解风险隐患过程中,政法机关依托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一社区一心理咨询师”等制度,大力化解矛盾纠纷,发挥和创新新时代“枫桥经验”做到真包案、真化解,有效减少问题积累风险上行。今年,5件自治区级、14件市级重大涉稳问题得到实体性化解,我市由此成为全区首批化解率达100%的地市。

推动机制创新,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当前,梧州正在积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构建了“1+11+4”的市域社会治理责任体系,形成整体联动、系统推进的工作格局。在推进“雪亮工程”建设中,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交换共享体系,为疫情快速有效处置以及治安防范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市委政法委联合市委组织部制定出台了21条具体措施,以“六化”为抓手全面强化党建引领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构建了农村地区三级、城市社区五级党组织架构,采取“网格员+民辅警+‘双联系、双报到’单位党员干部+志愿者”的模式配备网格服务力量,把社会治理网格打造成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第一阵地、服务群众的第一窗口。

政法机关首创了“六联共调”化解矛盾工作法、“街坊议事堂”、法院多元“双网”(网调+网格)解纷机制,加强诉源治理,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此外,开展“六无”平安村(社区)创建,推广“评星制”“集群制”等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举措,深化“骑楼大妈”“红袖章”“长安义工”“街长制”等经验做法,让“微治理”释放出大能量。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梧州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桂ICP备15009969号   桂公网安备 45040502000009号
网站主办:中国共产党梧州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梧州市平安办
电话:0774-6022086  邮箱:pawz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