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治共享 争创“六无”村(社区)】构筑“五位一体”机制 护航未成年健康成长——藤县和平镇扎实做好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

来源:平安梧州网总编室  发布日期:2022-07-18  分享到: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藤县和平镇积极探索构建了未成年人“政府、公安、社会、学校、家庭”五位一体教育及管理机制,帮助未成年人及其家庭解决生活困难、监护、教育和发展等问题,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2022年上半年,和平镇未成年人发生违法行为较去年上半年下降了60%,社会共管得到明显的成效。

强化政府保护职能 完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

    和平镇现有户籍人口87207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17791人,14-18周岁的6408人,在此,和平镇党委、政府不断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制度,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各中小学校共同成立镇关爱未成年人领导小组,形成综治中心牵头各单位密切配合的联动机制,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特点,制定年度《和平镇中小学保护未成年人工作实施方案》,定期研究学生思想动态,密切关注、妥善解决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二是统筹资源力量,组建了一支巡防队伍,落实专职人员每月到镇、村(社区)中小学开展不少于2次的巡查活动,改善校园及周边的治安、卫生、管理状况,创造有利于广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三是强化普法宣传。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作为“八五”普法重点宣传内容,依托司法所、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提供未成年人法律咨询服务。深入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活动,送法进学校、进村居、进住户,渲染保护氛围、营造保护环境。

倾注公安护航力量 构筑未成年人保护防线

    统筹履行公安机关承担未成年人保护职责,竭尽全力撑好校园“平安伞”。一是时刻关注未成年人的朋友圈,利用完善的信息化渠道和智能管理体系,获取未成年群体之间的活动规律,建立未成年人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管理的发展关系,促进派出所掌握未成年人社会关系,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介入。二是在开学季、安全教育日、禁毒日等有利时机,广泛开展以案释法和法治讲座、法治进学校、进住户宣讲活动30余场,组织参与应急逃生疏散演练活动10余次。强化反校园欺凌、反暴力、防不法侵害等安全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明理向善、知法守法。三是依托属地管辖职责,在校学生上学、放学高峰时段,安排巡逻警车在校园周边设立必到点,将街面巡防力量向校园周边延伸,增加校园周边巡逻密度,最大限度提高校园周边见警率。今年以来,和平派出所在学生上学、放学等重点时段、重点路段开展执勤巡逻20余次,出动警力40余人次,车辆40余辆次。

发挥教育核心作用 全面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各中小学校注重保护和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听党话、跟党走。一是加强德法教育,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抓紧抓好,结合小学和中学思想政治课的特点,将法制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主渠道中,联合受聘法制副校长共同开展警校共建,协助学校开展法制教育。二是强化日常行为规范训练,抓好校园管理工作,依据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规范,上好开学法制第一课,将法制教育和禁毒教育始终贯彻到中学新生军训中,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教育学生提高自我约束能力。三是加强校园内部管理,在学校周边进出主要通道以及学校围墙四角全面安装视频探头,纳入微天网管理,同时结合教师值班巡查模式,落实晚值班查寝制度,清点人员报告制度,发现问题及时介入和报告家长双向管理。四是充分发挥教师上门送教和走访机会,重点帮教和控辍保学,深入对接每一个未成年人,防微杜渐式传导法制教育,努力做好后进生和失足学生的转化工作。

督促家庭监责落实 着力形成良好共管氛围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平镇牢牢抓住家庭教育这关键环节,加强宣传指导帮助,督促落实家庭监护责任。一是针对各村(社区)部分学生家长长期不在身边这一特点,全镇各学校制定并向各位家长发放3000多份《告学生家长一封信》,介绍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和在保护未成年人工作家庭教育应该承担的责任和注意事项。同时由镇综治中心、学校制定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家长责任书,使学生家长清楚地认识到在培养孩子的问题上应尽的义务,不断提升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意识。二是和平镇政府及时协调团委、工会、妇联等组织,积极开展三送活动,即送法到家、送讲到家、送服务到家,教育家长做好子女的表率和榜样,引导家长以科学的方法教育子女。关爱慰问留守儿童,组织开展相关读书等文体活动,协助家长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三是各中小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主题班会等方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及时反馈未成年学生的校园现实表现,督促家长重视家庭教育,关心未成年孩子的身心健康,履行好监护职责。

健全社会联动机制 实现协同监督无缝对接

    学生放学放假,父母外出务工等时间段,亟需社会层面对未成年人进行监管,和平镇党委、政府支持和鼓励社会组织共同加强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进行保护。一是由镇团委、关工委、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积极发挥自身领域的专业特长和经验优势,深入社会面开展法治教育宣传,认真实施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是在辖区范围的显著位置设立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禁止未成年进入网吧等标志,在全镇达成不可在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及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场所吸烟、饮酒的共识。三是在重点行业、领域及时接入监控平台,全社会形成高效的微天网多层次纳入社会治理管控,职能部门时刻在线,社会经营者以及群众串联联动,双线监管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梧州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桂ICP备15009969号   桂公网安备 45040502000009号
网站主办:中国共产党梧州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梧州市平安办
电话:0774-6022086  邮箱:pawz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