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在梧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委政法委的指导下,以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创造安全稳定的法治环境为主线,坚持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持续抓好特殊人群监管、不断深化法治宣传教育,以法治力量助推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提升。
发挥“枫桥经验”,努力化解矛盾纠纷
市司法局持续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解,深入推进全市重大涉稳问题化解专项行动,指导各县(市、区)司法行政系统基层司法所、人民调解组织有效做好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调处化解工作。今年1-7月,全市共调解矛盾纠纷2620件,调解成功率为98.4%,2022年第一、第二季度,梧州市矛盾纠纷及时调处率排名分别为全区第四、第三,为梧州市提升群众安全感工作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管好特殊人群,有效防止重新犯罪
开展春节、全国两会、清明等重点时间节点的安全稳定工作,在各重点时间节点前对全市在管社区矫正对象、安置帮教对象进行“地毯式”“拉网式”排查走访教育,切实维护好节会期间安全稳定。从今年5月开始,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社区矫正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对社区矫正对象中可能引发重大安全事件的情况进行摸排,立档造册,做到“一人一策”“一事一策”,暂无因伤因病因残、矛盾纠纷等因素引发较大风险隐患的社区矫正对象,有效预防特殊人群重新违法犯罪。
坚持为民办实事,提升法律服务质效
梧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市公证处等一线服务窗口紧紧围绕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积极打造便民公共法律服务。市法律援助中心简化申请手续,实行所需材料一次性告知,同时坚持“三快三当场”工作机制,上半年全市共办理援助案件2063件,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2609.85万元,为保障受援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速增效。市公证处全面落实“最多跑一次”措施,推进 “互联网+公证”、“跨省通办”四项公证(学历、学位、机动车驾驶证和纳税状况公证)等工作,为老、弱、病、残等不能亲自申办公证的群众提供预约上门服务,上半年办理“最多跑一次”案件193件,“跨省通办”案件17件,提供预约上门服务的公证案件6件。专业贴心的法律服务,基层群众看得见、用得着、速度快、效果好,大大提升了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落实“八五”普法,不断深化法治宣传
今年4月,由市司法局牵头起草,以市委、市政府名义转发了《中共梧州市委宣传部 梧州市司法局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办印发年度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全市司法行政系统以依托“法律六进”平台,相继组织开展了“法治三月三”“民法典宣传月”“护航二十大 一月一主题”以及《反有组织犯罪法》等专题普法活动约400场次,受教育群众约32万人。全市1015个行政村(社区)2942名“法律明白人”积极走村入户,结合普法活动开展安全感宣传,切实让群众感受到安全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