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灯闹市唱升平

来源:平安梧州网总编室  发布日期:2009-01-19  分享到:

图为曲艺队每到一处演出,都会吸引大批粤曲爱好者到场观看

 

 

华灯闹市唱升平

 

 

记活跃在苍梧街乡的粤剧“私伙局”——苍梧龙圩曲艺队

 

   华灯初上,苍梧大圆塘市场侧边,热热闹闹了一天的菜摊生果摊还没有安静下来,龙圩老街最大型的粤剧“私伙局”----苍梧龙圩曲艺队,便又在“局东”吴焜铭家门口鸣锣开局、粉墨登场了。一时间聚集了一大圈热情的街坊观众,人们纷纷前来驻足观赏,以一场免费的艺术大餐,淘洗自己一天奔波的辛劳。

“私伙局”是粤剧戏迷自由结伙的称谓,人员组织及活动较为松散,县城一共有此类社团三四家,而整个苍梧则有十七八家。如连同编演其它地方杂剧的民间剧团一起算的话则有四十家之多。“私伙局”的成员来自各行各业,不论是职员干部,还是引车卖浆者流,等到高胡一拉,木鱼一响,“他们便成了古时的有情之人,顾不得身在何处,听者谁人。启口轻圆,收音纯细,载歌载舞,虚虚实实。更兼曲词典雅,剧情跌宕,演绎出段段离愁别恨的苦乐情缘----空嗟往事成梦幻,只怨誓盟永存在脑间!”总令观众们听得如痴如醉,手掌拍烂。

个头不高,横横墩墩的“局东”吴焜铭,龙圩人都习惯叫他“肥佬焜”,这些天又开始为组织庆祝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的粤剧晚会而到处忙活----做广告、找场地、找赞助等等,都要他亲自出面----因为它在龙圩面子广啊。说到他的面子广,是因为他一直以来他都乐意出面为大家做公益事,积德行善,不避辛劳,所以得到公众的首肯。他其实并非粤剧票友,既不会吹弹,也不会唱,一句也不会。但他看见老街坊的发烧友们需要成立一个“局”,需要一个环境,他就做了。当然也因为他是一个非常热爱传统文化艺术的人,而且也特喜欢看粤剧,这种爱好来自他的母亲和女儿----他的母亲是个粤剧迷,女儿吴立红更有粤剧的天赋,祖孙同听戏,使吴立红六七岁的时候就喜欢学唱,到中学时期,一曲子喉独唱《荔枝颂》,技压群雄,夺得广西“红番杯”歌手比赛一等奖,现在则为曲艺队的主要歌手,演唱的《打神》、《东湖春晓》、《柴房自叹》、《穆桂英挂帅》、《昭君出塞》尤令观众着迷。

曲艺队的另一台柱茹永声,则以擅长平喉唱腔而著称。他的演出,台风潇洒俊逸,声调高亢激越,运腔简朴自然,唱到高潮处声情并茂,如泣如诉。《山伯临终》、《祭玉河》、《杨二社化缘》、《月下海印情》是他每场必唱的保留曲目。杰出的艺术才华和优秀的舞台表现,使他以业余爱好者的身份,获得自治区曲艺节大奖的殊荣。

七十五岁仍粉墨登场的梁秀兰老人,是曲艺队少有的专业出身的演艺人,从解放初期步入舞台算起,从艺时间已经超过五十年。五十余年之中,她先后在工会粤剧团、龙圩镇业余演出队、县文化馆演出队、龙圩业余文工团等团队担任演员和教师,舞台剧、样板戏、折子戏、现代戏、古装戏样样在行。特别是粤剧子喉独唱《崔莺娘》、《王熙凤》、《宝莲灯》、《貂蝉拜月》和现代剧《杜鹃山》、《阿庆嫂》等,至今还脍炙人口。苍梧舞台表演方面的人才,曾经得过她教益的很多,而很多比较拔尖的学生,都到广东沿海地区发展了。

苍梧龙圩曲艺队成立于1992年,队员从最初的几人发展到目前的二十多人。十几年来,戏友们通过各种渠道累积资金,充实服装、道具、乐器装备,现在高胡、扬琴、中阮、中胡、小提琴、大提琴以及各种吹打乐器基本齐备;舞台表演从开始以唱小曲和演奏为主到今天的子喉、平喉、大喉对唱齐上,无论是广东小曲和梆黄体系都演绎得淋漓尽致。令观众大饱眼福。

为了不断提高器乐以及演出水平,曲艺队众戏友们还积极推行“走出去,请进来”的做法,拉队到南宁、到玉林、到贵港、到桂平、到广东去,到周边各地去交流、去学习。本着“以曲会友”的宗旨,带着自己的好戏,出去与其他的“私伙局”们同台演出,交流经验,互相促进。他们参加了广西粤剧节的演出,参加了在桂平举办的“五市四县乐曲联谊会”的观摩和演出。经过不断的学习,演技得到了拓宽,水平得到了提高,场场翻新的艺术脸孔,长久地保持了对观众的吸引力。而且还时不时地邀请外地的戏友前来献艺,“肥佬焜”的乐曲交流会成了龙圩的街头一景。

    而每逢邀请到外地规模较大的粤剧团队到来交流汇演,或者遇到重大节庆必须组织较为大型的演出,就不能在自家门前的街边露天开局了,比如以往主持组织的邀请了南宁、玉林、桂平、贵港、平南、大安、藤县、梧州等地粤剧团队参加的《西江走廊粤曲演唱会》,以及目前正在筹备的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大庆乐曲晚会,就必须在影剧院等正规场所举办。由街头私伙局而登上大舞台,标志着曲艺队的发展壮大,已经由一棵小草,逐渐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了。

    由于历年累计形成的广泛影响力,曲艺队的宣教作用越来越受到政府各部门的关注。去年11月,一台《清风颂》廉政专题曲艺晚会,他们以传统古老的艺术载体,植入全新的政治思想内容,新颖别致的表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和热烈的反响。之后又接连开展了一系列的曲艺宣传活动,有力地推选了廉政文化进社区的工作,也为自身开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扎根街区歌盛世,华灯闹市唱升平。目前,苍梧龙圩曲艺队以及其他众多的戏迷队伍,已经成为苍梧街区舞台的主力军,他们的存在,正不断地提升着我们城市街区的文化品位,而且对老文化的延续和新文化的催生也起着薪火相传的作用。

愿他们多出新戏,多出精品,让演出更火,让观众喜欢。

(钟斌明  曾子豪)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梧州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桂ICP备15009969号   桂公网安备 45040502000009号
网站主办:中国共产党梧州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梧州市平安办
电话:0774-6022086  邮箱:pawz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