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二季度提升群众安全感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我市两级法院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找准提升群众安全感工作与法院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持续在提升审判质效、深化诉源治理、加强队伍建设、强化法治宣传教育等工作方面下功夫,全力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努力为平安梧州、法治梧州建设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狠抓执法办案,全面提升审判质效
截至2022年7月31日,全市法院受理案件28083件,结案20623件,结案数同比上升8.15个百分点。全市法院审判质效稳中向优,呈现“六升四降”(法官结案数、案件结收比、刑事简易程序适用率、法定第一次审限内结案率、一审服息诉率、小额诉讼程序使用率同比上升,上诉案件发改率、再审案件发改率、长期未结案件率、上诉案件流转时长同比下降。其中梧州中院结案率由去年全区第13名上升到全区第2,案件结收比从全区第11名跃升到全区第1)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办案质量、效率、效果全面提升。
深化诉源治理,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出台推进诉源治理指导意见,依托人民法庭、司法服务站、法官工作室和多元“双网”解纷平台与基层综治政务服务网络精准对接。在市委政法委的领导下,将“无讼、无失信被执行人社区村屯”创建纳入平安建设大盘子。活动自5月份开展以来,全市创建无失信被执行人村(社区)92个,有168个失信被执行人自动履行义务,履行金额359.95万元。全市法院执行案件执结率同比提升19.3个百分点,首次执行案件实际到位率为18.76%,高于全国平均值1.15个百分点,高于全区平均值5.47个百分点。各基层法院与当地司法局联合打造行政争议调处中心,率先在全区实现县市区行政争议调处中心全覆盖。市中院指导基层法院探索“街坊议事堂” “园区巡回法庭”等解纷机制、平台和组织,加强与自然资源、住建、工会、银保监等部门、单位、行业组织的诉调对接,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全市法院全力以赴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化解工作纳入党组会议固定议题,完善领导接访下访和包案化解工作机制,拓宽社会力量参与涉诉信访工作的制度化渠道,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升队伍素质
深入贯彻落实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推进从严管党治警工作有关部署,扎实开展“两个确立”主题教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各类业务培训,举办全市法院业务技能竞技大赛,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不断提高干警的政治理论和业务能力水平。
加强宣传发动,提高群众知晓率
全市各法院组织干警到乡镇、村、社区等开展线下法治宣传活动,让群众感受到家门口的法治服务,为群众提供精准司法服务。针对青少年群体,各基层法院走进校园开展模拟法庭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切实提高青少年法治意识。同时,各法院充分利用“两微一端”等自媒体平台,线上宣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典型案例,向社会展示法院工作亮点和干警风采,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