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敲门人”问清“防疫事”
“咚咚咚!”街道的各个小区里先后响起了敲门声,为了不影响群众的生活、生产和学习,社区网格员发扬铁脚板精神,千家万户,逐一排查。“您好,我们是社区网格员,现在响应疫情防控要求,需要向您核查下近期防控数据,请您配合,如果给您带来不便,还请您谅解”“请问最近有做过核酸检测吗?我看看您的健康码和行程码”“疫情期间,非必要不离藤,戴口罩、勤消毒、不要聚餐哦……”藤县太平镇德胜社区网格员陈明春,正在所负责的片区挨家挨户地进行“敲门登记”,并发放疫情防控告知书,开展疫情防控宣传、人员信息登记、跟踪重点人员、实时上报数据等工作。对于摸排中发现的来(返)乡人员,陈明春总是第一时间上报,并持续做好跟踪服务。对于自行隔离人员,她每天和对方保持微信联系,在询问需求的同时耐心安抚做好心理疏导。截至3月30日,她和所在片区的3个网格员累计“敲门”800多户,登记人员2366人。
陈明春只是17个乡镇全体网格员的小小缩影。人员信息摸排、发放告知书、防控政策宣传、居家隔离服务、核酸检测采样秩序维护、信息采集核对……网格员们忙碌在全县的每一个关口卡点、每一条大街小巷、每一个楼栋单元。
2022年3月,没有等到春暖花开,却等来了疫情的“倒春寒”,“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处置期间,外来人员大幅增多,人员流动性增大,与藤县毗邻的平南县出现本土确诊阳性病例,让全县疫情防控压力陡增,藤县1249名网格员闻令而动,纷纷化身排查员、服务员、宣传员,奔赴抗疫一线,用“网格微力量”汇聚“防疫大能量”,全力构筑起守护群众生命安全的基层疫情防控“大屏障”,为藤县这座小城增添了一股温暖又强劲的力量。
当好“守门人”把好“守城关”
为牢牢把住“第一道防线”,让每一位藤县人民百姓安心,藤县组织人员在各道路边界、高速路口,动车站、村居路口设立关卡,实行全天候24小时值守
“您好,请靠边停车,接受疫情检查”“请问您是从哪个方向过来的”“请主动出示‘三码’信息”“请下车做好登记……”
在藤县和平镇高速出口,我们刚看到交警正在指挥引导车辆依次靠边停车,接受检查。此时,穿着工作服、带着口罩的和平镇网格员小吴同志随即走上前去,手持红外线体温检测仪对车内的每一位乘客进行体温测量,严格查验“三码”和24小时(最长不超过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询问个人健康状况,登记信息。
连日来的大雨和降温,给全县卡口执勤点的防疫工作带来不小影响。“天冷算什么,百姓的安全更重要。”网格员和志愿者们逆向而行,坚守24小时轮值认真落实测温、扫码、登记工作,排查进入的每一辆车、每一个人,牢牢筑起坚实的安全堡垒,绘就了一幅幅雨中美景。
化身“大白”争当“服务员”
“请戴好口罩,有序排队,保持一米距离……”“请提前准备好身份验证信息……“来,麻烦您张嘴……”只需几秒钟,咽拭子采集就完成了”在各个核酸检测采样点现场,网格员不停地忙碌着,设置警戒线、摆放指示牌,及时对前来采样的人员进行体温测量、科学分流,引导各类人员戴好口罩、有序排队、保持一米的间距,确保现场采样工作有序开展。原来,“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发生后,藤县第一时间出台防控措施,落实参与事故应急处置工作人员每日核酸采集,并核查登记有关信息,接到消息后,网格员们迅速行动,以“白+黑”模式,义无反顾投身纷纷赶往检测点。
现场,网格员还利用小喇叭喊话,告知前来采样的人员线上填报“藤县返乡登记”小程序,指导其注册填写相关信息、生成采样身份码,减少排队等候时间,提高采样效率。遇到部分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人员,网格员便耐心地一步一步教导他们如何填写和操作。
“本来以为人这么多要等很久,没想到整个环节下来才几分钟!”从贵港电力公司过来参与支援的王先生不禁竖起大拇指点赞。
小网格,大能量。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千名网格员,穿梭在全县每个角落,筑起了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死角的疫情防控“大屏障”,让异常艰难的抗疫之路有了温度,诠释了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中的给力担当,也成为战“疫”前线最可爱的人。
“今年,藤县要进一步探索建立新的三级网格长责任制,由县、乡镇党政“一把手”、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包村干部担任网格长,精准调配人员,将镇、村(社区)、驻村干部、第一书记、社工充实到网格,积极吸纳楼栋长、离退休党员、志愿者等社会化力量进入网格,壮大网格力量,全面形成“网中有格、格中有责,人在格上,事在格内、格事致知”的新格局;同时还要依托广西社会治理信息化系统平台,建立起融合疫情防控、平安建设、信访维稳、禁毒于一体的网格信息化模式,全面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3月30日,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于新在藤县召开2022年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会议上这样子说道。
(冼子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