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检察官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这面锦旗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请收下。”一案件被害人家属激动地握着检察官的手说道。近日,在梧州市万秀区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被救助人秦某收到司法救助金后为表谢意,给检察官送上一面写着“司法救助倾真情 检察为民暖人心”的锦旗。
检察有温度,救助传温情!自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以来,万秀区检察院坚持检察工作“一盘棋”思想,切实践行检察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以为民服务,一面锦旗背后的演绎着一个“检察蓝”的感人故事,释放出检察的深度 、司法的温度,诠释着万秀检察院“依法办案、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宗旨,为民服务“精准救助、多元救助”,以法治温度与人文关怀妥善化解社会矛盾,践行检察为民的使命担当。
一场事故,一个家庭陷入困境
2021年10月初,万秀区检察院的检察官在办理刑事案件中发现线索后,及时向院领导汇报。“要积极推进司法救助,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积极给予困难群众必要的帮助,彰显司法为民情怀。”检察长陆华梅详细了解案情后表示,并安排第三检察部主任李艺专门办理。
经审查,2021年1月8日,钟某因交通事故受重伤,住院治疗150天后经医治无效死亡,用去医药费共计45万元。
该案发生后,肇事方没有给予钟某任何赔偿。为支付巨额医药费,钟某的妻子秦某向亲戚朋友借款约30万元,至今无力偿还。在用完借款后,秦某不得不卖掉其居住的房子,得款10万元继续支付丈夫的医药费。秦某退休在家,每月领取退休金约2000元,其女儿没有固定工作,丈夫的去世对秦某造成极大心理伤害和重大财产损失,其生活陷入困境。
“我们在打击犯罪同时,还应切身处境地为被害人着想,及时帮扶那些遭遇犯罪侵害陷入生活困境的被害人及其家属,努力让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办案检察官李艺说道。
一笔救助金,“雪中送炭”解危难
李艺了解案件情况后,主动联系钟某的妻子秦某,向其宣传国家司法救助政策,并带领干警实地走访调查秦某的家庭生活情况,秦某当即向万秀区检察院提出司法救助申请。
“我们花了那么多钱最终还是没能救活我丈夫。现在房子卖掉了,还欠亲戚朋友这么多钱,女儿又失业了,以后的生活该怎么过……”李艺接访秦某时,秦某略带哽咽的倾诉声让人心疼。
受理申请后,万秀区检察院认为秦某的情形符合司法救助条件,于是迅速启动司法救助程序。
在报万秀区委政法委审批后,受理申请后,于2021年12月16日,万秀区检察院认为秦某的情形符合司法救助条件,于是迅速启动司法救助程序,在报万秀区政法委审批后,及时为秦某送去3.4万元的司法救助金。“司法救助金要用好,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检察官紧握秦某家人的双手,温和嘱咐道。
一份关爱,重燃被害人家属生活希望
“亲人的去世、眼前的困境无疑给你们带来沉重的打击,但请你们相信阴霾终将散去,阳光始终温暖。希望你们带着积极的心态好好生活。”今年初,检察官在回访时鼓励钟某家属。
“会渡过难关的,我和妈妈会加油的。”秦某的女儿简单的一句话,回馈给了检察官很大的欣慰和感动。看着被害人家属逐渐坚强地面对破碎的生活,努力在困境中前行,也许道路漫长,但并不退缩。他们的故事也给了检察官激励和思考,通过司法救助去温暖那些不幸的家庭,给他们带去生活的希望,用心用情把司法救助工作做到群众心坎里,这才是司法救助的应有之义。
“每一起司法救助案件的背后,都有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司法救助绝不是仅仅给予一笔救助金那么简单。我们在发放救助金的同时,更多的是鼓励被害人重拾生活信心,走出困境。”陆华梅检察长如是说,她认为:司法救助工作给予的,只是很有限的一笔资金,但是承载的,是检察机关对被害人的关爱、鼓励和期盼。
锦旗上的寥寥数语、当事人感激的泪水……诉说着人民群众对检察官的感恩和检察工作的认可。司法为民守正义,万秀区检察机关开展司法救助工作,使受害人及家属感受到法律公正的同时,更能感受到司法的温情。
司法救助是检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察机关为民办实事的举措。2021年以来,万秀区检察延伸服务触角,让人民群众更多了解检察职能,联合社会救助力量,合力确保困难群众“应救及救”“应救全救”,把为民之事办好,把为民好事办实。共办理司法救助案件6件6人,发放救助金10万,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有机统一。
(李继远 程晓凤 陈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