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梧州市万秀区夏郢镇的街头巷尾、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村民群众经常可以看见驻村民辅警熟悉、可信任的身影;作为基层派出所面向农村开展社会治安管理的“末梢神经”,驻村民辅警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躬身守护一方平安。
“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扎实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必须聚焦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切实提升基层精准有效服务群众的能力。”近日,陪同记者采访的梧州市公安局万秀区分局副政委黎品豪介绍。去年以来,辖区作为广西红色革命发源地之一、中共广西第一个农村支部诞生地的夏郢派出所,传承“红色基因”,用活红色资源,率先在全市推行辖区派出所“红色警务+服务”工作机制,打造“网格+党建”、“网格+服务”模式,使“平安前哨”工程推动“警网融合”再升级,实现警情第一时间得到处置、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得到化解、求助第一时间得到解决,为农村治安筑起又一道新防线,红色基因赋予公安机关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乡村振兴满满活力。
赓续红色精神血脉,筑牢基层“前哨”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今年3月1日,梧州市公安局夏郢派出所全体党员民警在凤凰村的中共广西第一个农村支部纪念馆,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缅怀革命先烈,重温红色记忆。
夏郢,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红色土地。在这里,老一辈革命家创建了中共广西第一个农村支部,这里也是原中共广西省工委副书记苏蔓烈士故里,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老区镇。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知向何处,不惑于方向;明所从来,不竭于动力。今年4月中旬,所长吴小明在组织全体干警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时要求:在学习党史中弘扬优良传统、牢记初心使命、凝聚奋进力量,要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工作动力,苦干实干、砥砺创新,用“铁一般”的责任担当和为民服务的新业绩书写无悔于新时代的平安答卷。
红色基因代代传承,走进新时代,夏郢派出所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孕育出“红色前哨联建党支部”、“红色巡防队”“红色警务室”“红色警务瞭望哨”“红色警务服务队”。。。。。。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践行了守护好一方平安、服务好一方群众的铮铮誓言。
夏郢镇以自然村为网格建立‘红色前哨联合支部’,并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每个支部就是一个红色堡垒,每一名党员民警就是一面飘扬的旗帜。党员民警做给群众看、党员民警带着群众干,夏郢镇党群联手保平安 ,村屯劲吹和谐风。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广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所在地——凤凰村,派出所运用“党建+警务+服务”村(居),用实际行动回应群众的期盼,为群众排忧解难,积极营造“警民一家亲”的良好氛围。民警联合村组干部、治安员、治安积极分子和村组“五老”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开展反诈、反邪教、禁毒及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现如今,凤凰村村民参与自治的主人翁意识越来越强。
警力集结村屯,筑起基层治理新高地
“要进一步发挥警务网格化管理作用,把警务网格打造成基层社会治理的第一道屏障,把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支撑,全力保障辖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吴小明所长介绍说。
夏郢镇离梧州市区20多公里,辖区有23个村(社区),272个村民小组,有1.4万户,人口52000人。目前,夏郢派出所指挥中心实现了和区、镇、村三级综治中心联网,下沉专业网格警力18人,每个网格配备1名专职网格警力、2至5名兼职网格员,组织镇、村(居)各级群防群治力量担任信息员,搭建“金字塔”式信息网,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共建网络。
派出所以警务网格指挥调度中心为中枢,以‘四长、两员’为骨干,以网格警务工作站为支点,以志愿者队伍为补充”的警务网格化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网格警务优势,实现基层警务与村、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无缝对接,推动基层派出所基础工作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基层警务工作归根结底是群众工作,如何发动群众参与基层治安防控?“接通地气,才有底气。”热心化解群众急事愁事难事、村民群众誉为“警务网格红”的驻凤凰村民警宾建说。面对面广量大的基层工作,有了“网格+警格”,宾建感觉自己不是“孤军奋战”。
派出所引导辖区警务网格员以广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老革命红色典型为榜样,用实际行动投身“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争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服务群众的贴心人、平安夏郢的守护者,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基层平安建设等活动中发挥自身作用,进一步擦亮“警务网格红”金字招牌。
夏郢派出所通过实施“1+1+N”网格化警务工作,建立完善“派出所+司法所+居委会+法院+律师”五位一体联调机制,采取“警调衔接”“民调入所”“律师进所”多元化解方式,着力编织矛盾排查“一张网”,筑牢了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用网格警务工作的小平安支撑起一方大稳定。
据了解,派出所专兼职网格民警充实到全镇20多个网格警务工作站,主动排查、掌握、报告辖区影响社会治安的各类矛盾纠纷,积极参与调处各类矛盾纠纷,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防止民转刑案事件的发生。作为信息员、宣传员、巡防员、调解员、服务员,他们既是“千里眼”,又是“和事老”。今年以来,派出所通过网格化排查共发现包括矛盾风险隐患在内的不稳定线索250多条,妥善化解矛盾60多起。
今年5月初,答涓村村民莫某由于宅基地排水问题与邻居产生纠纷。网格警员孔树青得知情况后,那段时间民警孔树青会同警务助理、司法所长,以及村干部、组民小组长经常前往莫某的家中,与其沟通交流,并召集双方到现场调解,对方愿意共同出资另外修一条排水渠,终于解决了莫某的宅基地排水问题。莫某也被网格警员的热心相助深深感动。
“红色警务+服务”,赋能“城市后花园”
夏郢镇镇安村是一个开放式的田园观光休闲景区,这里不仅有如诗如画的风景,也有炊烟袅袅的农家。清晨从市区出发,自驾大约40多分钟的车程就可以到达镇安村,这里藏着市民期待的田园慢生活。
夏郢,距城不远,却又山清水秀,基建完善,产业特色鲜明,被誉为梧州“城市后花园”。夏郢镇党委书记陈成荣表示:夏郢镇依托毗邻环城高速、梧州工业园区、梧州高新区的区位优势,围绕“一带一路一城”开展乡村振兴计划,定位打造梧州“城市后花园”, 走“特色农业、精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的农业“特色化、精品化、产业化”发展道路。
“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派出所承担着保护一方平安的神圣使命,要在打击犯罪上冲锋献阵,筑起一道安全网,保证群众能够安下心来抓经济”!所长吴小明面对记者慷慨陈词。
作为基层派出所面向农村开展社会治安管理的“末梢神经”,夏郢派出所创新“红色警务+服务”机制,依托“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充分发挥本地人知本地事的先天优势,践行“五心”当好“五大员”,即细心走访当好信息收集员、耐心劝导当好纠纷调解员、暖心巡走当好治安巡防员、用心讲解当好法治宣传员、热心服务当好便民服务员。
夏郢派出所巧用善用社会力量,独创“全所全警周巡”驻点,“巡”去治安隐患、“问”出文明和睦新气象。通过线上线下同步发力,重点宣传扫黑除恶、禁毒严打整治、打击黄赌犯罪、电信诈骗等群众关心关注热点警务活动。
今年初,村民通过警务微信群向夏郢派出所提供线索。民警根据对基础信息的摸排走访了解得知,在夏郢镇民智村新安组一个以刘某波为首的“村霸”恶势力团伙,通过统一行动,成功抓获包括刘某波在内的10名团伙成员,破获敲诈勒索案10起、故意毁坏财物案1起。
在夏郢镇,记者随处可见的移动警务、“地网”工程、雪亮工程;基本实现村居全覆盖的智能安防建设;围绕民生探索创新推进的“三微一感知”落地生根……
夏郢镇村村建成新型农村综治(警务)中心,形成了综合治理网格化、巡逻防控动态化、矛盾调处实时化、信息采集标准化、重点管理精细化、宣传培训全员化、便民服务亲情化的农村治安综治(警务)“七化”格局,警力“足不出室”即可对全镇进行实时巡查管控,今年以来实现重大治安案件、灾害事故、重大刑事案件零发生。
在夏郢镇新夏村辽塘片区,有一个面积达1600平方米的游泳池。“夏郢镇及新夏村筹划一个多内容集合的乡村振兴项目,成立了夏郢镇新夏印象七彩休闲农业合作社。”新夏村支书化兆年表示,合作社成立后,社里成员以土地折合出资,农户以自愿入股的方式,在“七彩田园”项目开工前筹集了入股现金200万元。“七彩田园”项目内容包括了百香果、草莓等农作物采摘游开发,以及游泳池、烧烤场、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以来,共接待超过1万名游客前来游玩。
如今的夏郢镇派出所借助“红色警务+服务”机制,每个村的党建联盟工作室俨然成为村屯“平安阵地”,打通警务服务“最后一公里”,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稳定基石和平安密码。
(李继远 高 寒 廖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