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黄雪媚)“去年以来,两次走进检察院,就让我从对检察‘一片空白’到全面了解,检察听证真是一项‘高能’的普法创新工程。” 听证员刘敏在参加藤县检察院举办的一起涉嫌非法占用农用地案举行拟不起诉公开审查听证会后说道。
近年来,藤县检察院坚持“以公开促听证、用听证赢公信”,全面推行检察听证工作,让公平正义以人民群众可感、可触、看得见的方式实现。自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该院把化解社会矛盾作为切入点,坚持换位思考、精准发力、多方联动,深化“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2021年以来,办理检察听证案件19件,同比上升850%,实现了各检察业务听证工作全覆盖和常态化开展,化解矛盾纠纷。
开门听证推动普法工作纵深发展
藤县检察院突出机制建设,确保长效常治,专门出台《关于全面推开公开听证活动的实施方案》,细化工作规范。聚焦“把准听证范围、选好听证人员、严格听证程序”,广泛借助社会力量,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参与,释法说理的同时对检察听证工作进行监督,在听证过程中直面矛盾和争议焦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拉近了普通群众与检察机关的距离,让公平正义“看”得清楚、“听”得真切。
“开展事前听证,让受害人得到救助,及时修复社会关系,可以有效化解基层矛盾,亲身参与实案办理,也让普法更入心入脑。”2021年4月9日,藤县检察院检察长何凯兵主持召开了黎某申请国家司法救助案召开公开听证会,该案中,肇事方家庭困难在赔偿了3.5万元后暂无赔偿能力,受害人因治疗费用陷入困境。何凯兵意识到,黎某家的困境,仅靠一部门之力,可谓“杯水车薪”。为了有效解决救助申请人的实际困难,何凯兵安排干警将案情及时上报,积极争取上级院的支持。
2021年6月16日下午,由20名人大代表、特约检察员组成的视察团队深入藤县视察检察控申工作。自治区、梧州市、藤县三级检察机关以此为契机,邀请视察团现场观摩黎某申请司法救助案件公开听证会,听证会邀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藤州镇干部、村支书作为听证员参加。听证员经过集体评议,一致同意自治区、梧州市、藤县三级检察院对黎某进行联合救助。
“第一次作为听证员参与了听证会,了解了检察机关职能,也学习了法律知识,更感受到了检察办案的公开公正及‘为民’力度和温度,检察听证真是值得推广的普法实践经验。”听证员李孔源会后说道。
该院坚决摒弃“闭门整顿”的做法,主动把办案过程放在‘阳光下’晒出来,敞开门办案子。2020年以来,共邀请听证员89人次参加公开听证会,其中人大代表26人次,政协委员15人次,人民监督员15人次,其他企业代表、村民委员会委员、其他人士等33人次。
上门听证为农村普法提供了生动素材
“检察听证会给我们平时普法提供了生动的素材,一次听证胜过普法‘千言万语’,一个案件胜过一沓普法宣传单。”藤县象棋镇政府干部刘延孔在参加完三起行政公益诉讼案件集中公开听证会后表示。
身边案就近说,进一步打造精准普法新模式。2021年5月17日,藤县检察院在藤县象棋镇象棋社区对办理的该镇水源地保护区受污染、“三无船只”侵占河道、桥底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等三起行政公益诉讼案件集中召开公开听证会,会议邀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作为听证员,还邀请了县相关行政机关代表、乡镇干部、社区群众代表近20人参加,并有多名群众自发参与旁听。在听证员进行评议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后,各行政机关相关负责人发表了最后陈述意见,表示将进一步履行职责,发挥长效机制作用,努力提升乡村人居环境,让人民群众满意。该案的办理,激发了村民学法热情,也普及了法律知识,更体现了司法为民、亲民、护民、爱民情怀。
“听说检察院在我们村召开听证会,觉得新鲜好奇就一起来了,看完收获很大,排生活污水到河里也犯法,还有检察院还能帮助清理垃圾治理污染……”村民刘大姐会后兴致勃勃地说道,表示要将所学到的向其他村民讲述。
“检察院将听证会开进社区,不仅当面回应了群众反映的问题,还给当地群众上了一堂生动法治课,充分体现便民、利民、为民司法理念,也希望各行政机关进一步加强执法力度,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积极依法履行职责。”人大代表唐南朝说道。
从就案论案向源头治理延伸,正面积极引导,不激化矛盾或引发新矛盾。该院加强组织领导,院领导率先垂范,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深化“检察长带头办案”与“公开听证”机制的建设,探索“带案下乡”做法,通过“办案+听证+普法”的方式将公开听证会开进村屯,开到村民家门口,在当事人所在村镇召开不起诉、司法救助、公益诉讼听证会,邀请村干部、村民担任听证员,听取当地群众意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让群众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法律知识,以切实的办案成效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生活的幸福感。2020年以来,该院将公开听证会开到“群众家门口”案件9件。该院正、副检察长主持听证23件,占听证案件总数的100 %,其中检察长(一把手)主持听证5件,占听证案件总数的21.74%,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N+N’听证机制让普法工作创新升级
“你好,我是案件当事人,看到你们在微信公众号发的公开听证公告,我想申请参加会议。”2021年5月14日,藤县检察院在发布公开听证公告不久,就接到了一名案件当事人要求参加听证会的电话,“线上”宣传推广见实效。
让检察工作延伸至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领域、重点问题,藤县检察院建立了“1+N”工作法,积极推进公开听证与刑事和解、检调对接、司法救助相结合,构建多元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同时加强软硬件建设,夯实听证工作基础,将公开听证室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加快听证室网络化升级改造,加强新技术在听证工作中的运用,推动听证工作由“线下”向“线上线下”同步开展转变。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门户网站、“两微一端”等渠道对检察听证工作进行广泛宣传100余次,在市级以上传统、网络媒体发表稿件15篇,进一步拓展“线上”平台。
“见缝插针”推广检察听证推动普法扩大化。该院利用新闻发布会、检察开放日、座谈会等活动契机,推广检察听证经验成效,以各种形式推进普法最大化。2021年6月8日,藤县人民检察院举办了“检企合作,传承红色基因,致敬建党百年”检察开放日活动暨“检察听证:让公平正义看得见”新闻发布会,邀请了该县20多名民营企业家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及群众代表走进藤县检察院,零距离感受了解检察机关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智慧检务、扎实推进检察听证工作等工作成效。该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李永作为新闻发言人针对该院2020年至2021年5月的听证工作基本情况、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作了详细介绍,全面听取各界代表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建议。
坚持因地制宜,创新方式方法。藤县检察院在规范开展听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创新听证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放大听证效果,探索建立“听证员库”机制,在不断推进公开听证工作中,形成“3+N”听证员库,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为固定听证员,N是指行业主管部门、案件当事人、村委、企业家、群众等特邀听证员,将听取听证员意见建议工作做到及时化、日常化、常态化,加强听证员与检察机关的日常沟通联系,避免联系“一次性”“形式化”,通过“借脑引智”把法理、事理、情理说清讲透,共同促进矛盾纠纷化解,将普法“多向”发展、延伸。
据了解,近年来,藤县检察院加强组织领导,将案件听证作为重点工作开展,要求各部门将案件听证作为常态化工作全面推进,对办理的国家司法救助案件、公益诉讼案件、拟不起诉案件等能听证尽听证,有力推动听证工作稳步有序开展,实现普法创新升级。2020年至2021年5月,藤县检察院共对23件案件开展听证审查,业务类型涵盖刑事检察、公益诉讼检察和控告申诉检察,在社会公众彰显检察力度、温度的同时,普及法律知识,着力提升群众对检察机关工作的知晓度、满意度。
(藤县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