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365天24小时在线服务,日均接受群众报警求助1300余起。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接警工作中发生着许许多多拯救生命的感人故事,这只是发生在龙圩辖区其中的一个。
2020年4月16日晚21时许。
“喂,您好,这里是110,喂?”
话筒中传来一阵男子断断续续的哭泣声,“喂?您好,能听得见吗?您怎么了?你是在哭吗?你是不是遇到什么危险了呀?别哭了,和我说一说是什么情况好吗?说出来我们一定会帮你的,我们派民警去看一看好不好?喂?您还在听吗?喂……”
电话的那头断线了,从事多年接警工作的接警员梁艺凭直觉预感很不好。
男性,一直不说话,报警原因不明。刚敲完键盘的梁艺觉得有必要向带班班长巫得汇报,巫得一听说这个情况,觉得事情不简单,马上让梁艺马上回拨给报警人。
可是,电话打了两遍都没人接。“你用自己的手机试一下”巫得说。有些情况下,报警人会对110的电话号码比较抗拒,故意不接。梁艺尝试用自己的电话给报警号码拨打了过去。
嘟…嘟…嘟,响了十几声还是没人接听,就在即将忙音的最后一秒,通了。
“喂,您好,我是刚才和您通话的接警员小梁,您在什么地方?您的身边有没有其他人?你看你哭得那么伤心,肯定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吧,要不你告诉我,我们去帮你好吗?不管遇到什么事,我们都想开一点好吗?你看,你都给我们打电话了,肯定是相信我们的对不对,你到底怎么了?和我说一说好吗?”梁艺不断地尝试让对方讲话,想旁敲侧击出更多的东西。
“我……我不知道该怎么说”男子心灰意冷地抽泣着。起码有了回应,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梁艺深呼吸,缓了一口气,说道:“没事,你慢慢说,我们会帮你解决的。”
“我好累啊,我快受不了!龙圩这个家我不要了,我也不想活了……呜呜呜,你不要打电话来了”话音刚落,电话又断了。
这时,梁艺和巫得的心悬到了嗓子眼,不好的预感即将成现实了,男子意图轻生!而现在的信息只知道“家在龙圩”。
接下来的每一秒都有可能出人命,梁艺和巫得马上电话联系龙圩公安分局情报指挥中心,将情况简要说明,要求迅速查明轻生男子的相关信息和目前所在位置。
龙圩分局情报指挥中心值班员蒙予接到市局的电话后,意识到情况的紧急,马上联系值班领导李衍华,根据领导指示,联系辖区6个派出所立刻了解辖区内有无该男子相关情况。同时,其他值班员在分局指挥中心的天网上巡查,看有无特殊情况发生。
与此同时,城西派出所前台接到了一位女士的紧急求助电话。“我儿子要跳楼了,求求你们帮帮我,他跳了我也不想活了……”
“你的位置在哪里,我们马上过去,阿姨你先别着急。”值班女警邓文希心弦也跟着紧绷起来。
“我就在城西大道的小区……”
“好的,我们马上过来。”一挂断,邓文希马上汇报分局指挥中心,“我这边是城西所,我们刚才接到一位女士的求助电话,他儿子准备跳楼,有很大可能性就是我们要找的人,位置就在……”
“好的,我们马上调附近的监控,你们组织人手过去救援”梁艺说道。
城西派出所所长廖秋平立即带领民警邓文希和黎朝宏,火速驱车赶往现场。
到达现场,不少市民围在附近议论纷纷。男孩站在7楼楼顶边缘处,浑身还发抖,随时都会发生危险。廖所长已经意识到情况很危急,随时会发生意外,朝一起来的两位伙计打了个眼色。
“你们别过来!”
“不过去,我们不过去,你告诉姐姐你咋滴啦,别哭,你有啥事跟我说,你才多大啊,二十二,你才二十二岁!”
看到这个大男孩情绪不稳定,廖秋平和邓文希、黎朝宏一边劝阻,一边准备找机会营救,但是没有成功。
男孩哭泣着,在边缘处一直在来回踱步。民警与男孩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在四五米左右,一直没有机会进行解救。
廖秋平只好一边安慰和开导,一边寻找营救的机会。
机会往往就在一瞬间,黎朝宏这位当了几十年的老民警,凭借着多年的经验,见男孩用胳膊去擦眼泪,突然急忙冲上前,将其紧紧抱住,整个过程也就一秒钟!
“你听我说,爱有很多种,朋友、恋人、兄弟还有父母的爱,你还有爸妈支持你,你看旁边的妈妈多担心你……”邓文希在一旁安慰道
“人已经下来了,情绪还有一点不稳定,不过问题不大”所长廖秋平立刻向分局指挥中心进行汇报。
所有人都送了一口气,万幸……
被救回的男孩很快被带离现场,回到派出所,民警相继地用温暖的话语来呵护这欲要奄息的“火苗”。
虽然男孩仍是一言不发,但令人欣慰的是,他心中的阴霾在慢慢被抹去,眼里焕发出了生的希望,他要回家了!
其实,梧州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经常都能接到类似的报警电话,很多报警人其实并不是真的想放弃生命,更多的是遇到困难又无能为力,渴望有人倾听他们的心声,缓解他们的痛苦。这时候,就需要接警员耐心的与他们交流和引导,这样就可能避免很多悲剧的发生。
如果说110报警电话是一条能救人的“生命线”,那么,接警员就是这条生命线上忠实的“线上的哨兵”。
(根据真实故事创作,文中名字部分为化名)
(甘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