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溪市检察院:“假谷种”去哪了?

来源:平安梧州网总编室  发布日期:2020-04-21  分享到: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但如果种下的是假种子,秋收就成了大问题。 

当下,正值春耕时节,也是假冒伪劣农资“混入”市场的高峰期,岑溪市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干警聚焦农资供应问题,开展公益诉讼线索摸排工作,依法对生产销售假种子等坑农害农行为进行检察监督,助力春耕生产。

检察建议护春耕

3月中旬,岑溪市检察院获知该市部分乡镇存在贩卖假谷种的现象。收到线索后,该院立即组织干警到该市农业农村局走访调查相关情况。经调查发现:该市农业农村局早在早稻种子开始销售前,已经向广大农民群众开展假种子的危害和识别方法等知识的宣传活动,并在种子市场开展巡查和检查工作,同时,组织全市种子代理商召开2020年早稻种子管理工作会议,为春耕生产做好保障工作。

但是,波塘、糯垌、三堡、马路4个乡镇仍然出现了以贴假标签等方式,将一般品种的谷种冒充优质品种进行贩卖牟利的现象。该市农业农村局在工作中查处扣获了假谷种共400多斤,经调查发现已经有部分假谷种流入到农民手中。

  伪劣农资不仅严重危害国家粮食安全,还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影响社会稳定。今年正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伪劣种子及其他农资流入到贫困农户手中,将可能影响贫困农户的收成,危及脱贫攻坚战的成果,绝不能让“假种子”阻挡脱贫的脚步。320日,岑溪市检察院向该市农业农村局发出检察建议,建议该局追查已贩卖出去的假谷种的去向,并加强对农资市场的巡查,加大宣传提高群众对假种子的警惕。

检察监督见成效

岑溪市农业农村局收到检察建议书后高度重视,局领导带队深入乡镇开展谷种、农资打假专项行动,进村入户,调查了解今年早稻在乡镇圩日地摊上销售假劣种子的使用去向和秧苗去向,告知群众识假辩假知识和假种子的危害。发现已经种植假劣种子的农户,则告诉他们要预防稻瘟病和抗稻瘟病的处理方法。

近日,岑溪市检察院收到了农业农村局的检察建议回复,回复的资料里还附带着工作照片。当干警看到农民们正在田边接受抗稻瘟病指导,仿佛看到了农民秋收的希望,相信农民们一定会迎来丰收的秋天。

 

 

 

(邓  萍)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梧州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桂ICP备15009969号   桂公网安备 45040502000009号
网站主办:中国共产党梧州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梧州市平安办
电话:0774-6022086  邮箱:pawz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