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是老王和扶贫队员卓严科的第一次见面,也是卓严科下定决心带他从黑暗里走出来的开始。“小伙子,进来吧。”听说新的扶贫干部来了解情况,老王佝偻着身子,从黑暗的房间里缓缓地走了出来,带卓严科去参观了自己的房子。
卓严科是岑溪市检察院的一名检察干警,同时也是驻筋竹镇双担村的精准扶贫队员。他像无数个平凡而勤恳的扶贫队员一样,扎根在基层,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奔走着。
老王是卓严科参加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印象最深刻的一个贫困户,他住在半山腰上的一个泥房子里,经历了40多年的风雨,泥墙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漆黑的污垢让整个房子看起来毫无生气。
房子低矮,透光性差,哪怕是阳光明媚的日子,屋内也要开着灯,而老王唯一拥有的一件照明工具就是一盏15瓦的小灯,但还是照不亮他昏暗无光的房间。梅雨天气一来,房子里的每个角落都会变得湿答答的,在这昏暗潮湿的地方,老王一住就是大半辈子。
“您好,我叫卓严科,我是你的帮扶人。”第一次见面,卓严科就牢记扶贫任务,全方位了解了老王家的情况,希望通过各种渠道帮助他早日摘掉“穷帽子”。
得知老王无儿无女,自己一个人居住,陪伴他的只有一台电风扇和几张桌椅,“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话可以找我。”临走前卓严科对他说。
老王怔了一下,抬起头看了看眼前这个人,觉得他跟想象中的政法干警不一样,他更具有亲和力,让人感到温暖。“嗯,好。”老王应道。
走出泥房子后,卓严科说不出话,心里像是有块重重的石头压着,让他透不来气,不知道是屋内潮湿的空气还是身体不适导致的。
2018年,初到双担村的卓严科是一名扶贫“新手”,面对千头万绪的扶贫工作,他和其它扶贫队员相比稍显青涩,但他并没有因此退却和懈怠。经过多番走访入户,夜以继日学习扶贫工作各项政策和业务知识,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请教身边的村干部还有驻村工作队的老队员们,很快,他对这项工作驾轻就熟,成为了村里的扶贫“帮手”。
有一天入户走访,卓严科发现老王刚好年满60周岁,回想起自己所学的扶贫政策,联想到平时老王因为年纪大了,手脚不便于干农活,经过与多方沟通,卓严科帮助他申请成为特困五保户,还申请了养老保险金和相关补贴,帮助其改善贫苦的生活。
“我们一起努力,不要对生活失去信心,好日子会来的!”老王经常听到卓严科说这句话,但活了这么久,他早已被困难、挫折蹂躏得千疮百孔,努力和信心不能得到点什么,反而会增加失望。然而当他亲手拿到补贴时,渐渐感受到了努力和信心带来的力量,这时他才知道,很多事情只要加上坚持,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
每一年春节前夕,岑溪市检察院的领导都会带着慰问品,爬上半山腰去探望老王,亲切地询问他最近的情况,聊聊家常,普及法律知识,给他带去来自检察机关的关怀,帮助他重拾生活的信心。面对一切暖心的举动,看着同行中的卓严科,老王心里感激不已。
山里的野桂花开了,花香四溢,老王走出门口,目送着卓严科一行人渐行渐远,环顾四周,他突然发现阳光格外耀眼。
精准扶贫的目标之一就是“两不愁三保障”,如今老王家最大的问题是住房安全。因为泥房老旧破烂,加上位置在半山腰上,一到下雨天,周围的路变得泥泞不堪,老王出行既困难又危险。
岑溪市检察院检察长魏钟生了解到这个情况,立即安排卓严科与相关部门联系老王家危房改造事宜。卓严科核实相关政策,得知老王家符合危房改造的条件,他马上将这项政策告知老王,积极帮他填写申报材料,以最快的速度帮完成了各种手续,最终成功为老王申报了危房改造。
在新房建造过程中,魏钟生检察长和筋竹镇李荣光书记多次到现场跟踪了解建筑情况。
期间,卓严科经常会到老王的新房工地走走看看,时不时搭把手帮忙。经过多方努力,2020年4月初,老王正式搬入砖混结构的新房,虽然房子不是很大,但是五“脏”俱全,不仅有独立的客厅、房间,还有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
“你来啦!”搬入新房后,卓严科第一次来到老王家,他高兴地领着卓严科进门,“真的太感谢你了,没有你,我可能住不上这种房子。”老王感谢道。
看着这个明亮的房子,卓严科百感交集,心中沉重的石头终于放下。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卓严科帮扶的贫困户已经全部实现脱贫,他认为,助力脱贫最重要的不是日常的入户走访,送慰问品,而是真正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融合进他们的生活中,实实在在给他们提供帮助。
“也许我是一道微光,却想要给你灿烂的光芒”,村里有个学生特别喜欢这首歌,卓严科听着听着,也喜欢上了。从检9年,扶贫2年,他说,无论我身在何方,无论我是多淡的一道微光,我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照亮别人的生活。
卓严科只是岑溪市检察院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个缩影,自2017年以来,该院共派出10名检察干警前往筋竹镇驻村扶贫,在他们的努力帮助下,共有20户贫困户实现了脱贫目标。
(莫菲婷、卓严科、罗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