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巧用“土处方”  防疫防邪“疗效大”

来源:平安梧州网总编室  发布日期:2020-03-31  分享到:

邪教害人丧天伦,讹传末日控灵魂(俚);和谐社会多关爱,大地回春复孝亲(下俚)。疫情期间,梧州市长洲区各镇(街道办)下辖各村(社区)的居民们,通过有着浓郁方言韵味下俚歌、大喇叭收听到了给他们的疫情防控、防邪建议,这些采用普通话和本地方言播放的通俗易懂“硬核”的宣传标语、顺口溜、下俚歌等,就像防疫防邪的一个个“土处方”,打通了疫情防控防邪宣传的“最后一公里”,“疗效”显著,接地气宣传筑起城区、农村防疫防邪“安全墙”。

“我们鼓励镇街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土办法、土方式’进行宣传,通过这些大小喇叭,确保宣传全覆盖,让辖区群众听得见、能听懂。”在今年的抗击疫情中,长洲区委政法委副书记李镇辉向记者介绍。

大喇叭定点播报,“土味”宣传入脑入心

“封闭的电梯、办公室,‘高危’地带要小心,时时通风戴口罩,讲话要有一米距离,外出回来勤洗手,定期消毒无烦忧,抗击新冠不用怕,各位街坊要淡定。”连日来,长洲区在企业复工之时,利用大喇叭发出了具有当地“土味”的提醒,让不少市民记住了疫情防范顺口溜。

在平浪村,他们请来当地有声望的播音员用通俗易懂的本地土话录制防疫倡议书、注意事项、标语等内容,利用大喇叭,定点在村委广播室无限循环播放,覆盖整个中心片区。

“喇叭宣传简单、直接、易懂,效果很好。”蓝春艳是平浪村的村民,也是一位村委工作人员。一开始,劝说村民们不要外出、不要聚集、出门一定要戴口罩是一件让她感到很头疼的事,“有的村民不听劝,觉得事态没那么严重,直到村里的大喇叭响起,每天播放防疫防邪知识和一些注意事项,他们才知道要老实待在家中。”     

“下俚”唱响普法硬核歌

“疫”情 心连心,我们牵手并肩行(俚),疫情面前不畏惧,携手并肩不放弃(下俚)……下俚歌其实也是山歌,是一种富有特色的山歌,这种山歌的曲调保存了古代的曲韵,配有风韵独特的曲调,每四句为一首或一段,句句都有“下——俚”的尾音,尾音一落,响锣一声。歌词通俗,曲韵优雅,歌声响亮,锣声清脆,美妙极了。

“随着复工复产,多数青壮年外出打工或临时经商,普法对象难集中,普法时间难安排;农民特别是留守农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普法内容难理解。”泗洲村委主任陈志军道出了初衷。为了破解这些难题,辖区司法所、派出所结合本地实际推出 “小喇叭”做出农村普法大文章。

“现在村里有20多各小喇叭,基本实现全覆盖,成了我们村法制广播普法学校。”陈志军自豪地说。村法制广播学校”教育内容系统、贴近农民生产生活、密切配合党委政府当前抗疫中心工作宣讲法律知识,深受村民欢迎。

“前几天,我收到一个短信,自称是一家医院的医生,说我儿子出了车祸,现正在他们医院准备接受手术,要马上汇1万块钱到他们医院卡号上。”梁姓村民说,“我赶紧打电话给在警务助理,但怎么也打不通。我当时就急了,准备马上到银行汇款。但妻子提醒我,说她在‘小喇叭’里听到过类似的欺诈现象,让我先不要急着汇钱,等事情弄清楚了再说。后来发现果然是个骗局,要不是‘小喇叭’提醒,我可能就上当了!”。

在大喇叭覆盖不到的区域,倒水镇安排移动宣传车,循环播放疫情防控信息,引起群众对疫情防控的重视。走街串巷地播报防疫防邪知识,让居民群众了解疫情信息、防疫防邪措施,做到零距离、无死角的宣传。     

“宣传达人”上一线,战疫“声声”入民心

在长洲区的两广、竹湾、红岭社区,外来人员和流动人口众多,居民点分散且很大一部分无物业管理,为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所辖社区联合“双报到”单位,号召党员、志愿者下沉抗“疫”一线,倡议“人人都是宣传员”。

带着防疫防邪宣传资料到所负责的网格,特别是无物业小区、无物业居民点,“宣传达人”向辖区居民发放防疫防邪宣传资料,引导群众以乐观的心态、科学的理念应对疫情,倡导大家崇尚科学、反对邪教,要尊重科学、相信科学、依靠科学避免感染,病毒感染可防可治,发现身体发烧发热要及时到医院诊断治疗,不要乱听乱传歪理邪说,尤其要提防邪教组织利用“防病”“治病”蛊惑群众,拉人入教,要做到“不听、不看、不信、不传”。疫情期间,他们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万余份,张贴及悬挂疫情防控科普知识、标语3000余条。

末日先欺信客心,讹言为主撒千金(俚);坑蒙残杀亲儿女,邪教害人真是深(下俚)。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长洲区巧用活用“土办法”,下俚歌、大喇叭、流动喇叭、党员、志愿者齐上阵,奏响疫情防控最强音。 








(李继远 黄振华)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梧州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桂ICP备15009969号   桂公网安备 45040502000009号
网站主办:中国共产党梧州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梧州市平安办
电话:0774-6022086  邮箱:pawz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