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陈某某因雇用原告李某为其经营的广告公司安装广告牌,因而欠下原告的劳动报酬款共43800元,被告暂无资金支付,便向原告立下欠条,承诺了还款期限。支付期限过后,被告没能如约向原告支付该报酬,原告便于春节前向工业园区法庭起诉。另三起案件的原告是工业园区法庭管辖的园区内重点骨干企业,三被告原来均是该企业公司的员工,由于春节期间已另有就业门路,决定向原告公司辞职。节后复工复产时,三被告不再回该公司上班。在公司收到他们邮寄的辞职申请书后,公司便告知他们公司已提前为他们预交了下个月的社保金,希望他们回来投入到公司的复产复工中去,如确定辞职除回来办理手续外还需退回公司多垫支的社保费,但三被告不听公司的劝告。公司通过电话咨询工业园区法庭,如何解决该纷争。为了不影响疫情期间复工复产的正常工作的开展,法庭的法官们特事特办,电话指导该公司书面与劳动者解除了劳动关系,后对多垫付的费用员工辞职仍不愿意返还的,引导企业通过网上向法庭提交材料,依法提起诉讼。
工业园区法庭对该类因劳资引起的诉讼案件,开通绿色通道。该四件案件通过网上受理后,正值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受疫情影响,面对面进行处理可能因人员聚集诱发风险,主办法官便通过电话与当事人沟通,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于2月27日利用微信调解,成功化解了这四个纠纷。经过微信调解,三起返还垫支的追偿权纠纷案件全部达成调解协议,且被告已通过微信履行支付了应返还的全部款项;另一起追索劳动报酬纠纷案件中,经过法官耐心细致的调解,双方也达成了分期支付的调解协议。
“想不到我们企业在特殊疫情时期,打官司不出门,合法的权益也及时得到实现,法官的工作效率就是高啊!”企业收到被告支付的款项后,在微信上连连留言表示对法官的谢意。工业园区法庭巧用信息化手段调整原定的开庭安排,将面对面的庭审、调解转为线上隔空进行,避免当事人聚集流动,最大限度降低疫情风险,为打赢疫情防控战役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王宏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