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现在身体状况如何,有没有发热的症状?近期你们不能外出,要居家隔离,在这期间,我们政府会安排医护人员每天上门为你们测量体温,你们有什么困难可以直接同我们村干部联系,我们24小时都有人在的”。在梧州市龙圩区古凤镇村民钟某的家里,龙圩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于新同钟某交谈后,又与在场的工作人员交待、部署工作。
“村民被隔离,心里肯定不舒服,他们也害怕,这个时候就非常需要我们的关心关怀了,我们代表着政府,要给他们信心,给他们温暖,给他们希望,帮助他们顺利度过隔离期。”于新表示,全民共同阻击疫情就是“冲锋号”,人民群众“抗疫”需求就是“集结号”。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狙击战打响以来,于新率先垂范,“疫”流而上,夜以继日,带领政法系统干警和广大党员同志,与时间赛跑,冲锋一线,全力保障疫情防控问题不过夜,坚决打赢这场抗疫阻击战,成为这场战“疫”中的冲浪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冲浪“疫”线“连轴转”
“不要串门、不要探亲、不搞聚会、不搞聚餐,呆在家里就是对抗击疫情最好的贡献,一定要勤洗手、讲卫生……”这是于新每天跟群众讲得最多的话。联控联控组工作人员戴着口罩,穿梭在街头巷尾,一户户上门排查。对于疫区回来人员,逐一告知居家隔离;当发现新冠肺炎患者、疑似病例患者及其密切接触人员时,立即“进驻”小区,全面落实隔离措施,24小时在线服务。在这股逆流中,于新便是这潮头。
“于书记一回到办公室,还顾不上喝一杯热茶,立即召集大家开会部署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大家要把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要及时把党委政府的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和疫情防病知识宣传普及到每家每户,要全力配合好上级相关职能部门的疫情防控工作措施。”龙圩区联防联控组小李对记者说。
在新冠肺炎来势汹汹时,于新是一直站在防控疫情战斗最前线的。2月3日,当了解到龙圩区大坡镇胜洲村的韦女士是从武汉务工返乡时,正在吃晚饭的于新马上丢下饭碗,他立即组织联防联控组、卫生、镇、村相关人员,一起上门为她测量体温,了解其行程,一一登记其接触过的人员,向她和家人宣传防疫防控知识,要求她们居家医学观察14天。
“不能让干警和工作人员在寒风中冻着!”为切实斩断外来输入的可能性,于新奔走在龙圩区的8个一线检测站指导工作人员对入城旅客开展检测检查工作,在包茂高速梧州西高速出口检测站,于新了解到该站只有一顶帐篷,四周无遮挡物,难挡风雨时,他立即协调两个集装箱板房到检测点。
农村是疫情防控的基础,地广人多,任务更加艰巨,为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在农村落地落实,于新直接到村里,与村干部、网格员就如何进一步做好防控工作进行部署……
龙圩区政法系统各部门相应成立党员先锋队,政法干警、政法综治网格员等挺进一线,全面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实行全天24小时轮流上岗制,坚持“白加黑”连轴转,确保防控工作持续有力。
甘为群众安全健康“守门”
抗“疫”战线上除了医务人员外,于新和广大政法干警成了距离新冠肺炎最近的人。当大家“蜗”在家里的时候,联防联控组工作人员却是大脚一迈,逆流而上。
在抗疫防控一线,于新既做指挥者,又做战斗员。“我们最缺的就是门岗志愿者。”面对复工返梧人流压力,于新向记者说出心里话,春节以来,龙圩区进行了“全覆盖”排查,“我们政法干警春节就没有休息过,之前用三天时间将辖区居民全部排摸完毕,真的是‘连轴转’。”让于新暖心的是,2月初以来,社区红袖章和返乡的大学生名志愿者近百名来支援龙圩区,大大缓解了联防联控组的压力。
“书记,我们这边发现一条新情况,这么晚了,不知道您方便过来一趟吗?”“行,马上到”。一天深夜11时许,接到电话的于新就飞奔过来了,处理完都快凌晨了。
这是抗“疫”以来普通的一晚,于新常说“越是危难时刻,越要彰显责任担当”。为全力“挑”好重点人员排查管控这道大梁,他充分利用微信、钉钉、学习强国等网络平台,组织各镇各有关单位组建防疫信息上报群,各镇各有关单位的防疫工作进展直接在群里汇报,确保信息不中断、情况快掌握。防疫工作开展以来,他几乎没有睡个好觉,他说要确保自已随时在线,以便能及时解决基层反映的问题,快速贯彻落实上级最新工作部署,第一时间出现在群众需要的地方。
在全力筑牢防疫的铜墙铁壁下,龙圩区虽然发生了三起新冠肺炎,但在联防联控工作组的“早行动、细工作、强责任、严卡口”下,没有出现扩大传染的情况。
“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是自己的主战场”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政法干警,越是危难时刻,越要彰显责任担当!”于新经常勉励广大政法干警,他们共同奋战在抗击疫情、服务群众的“一线战场”上,无怨无悔。
1月22日,龙圩镇某小区内,从武汉旅游回家的陈某在该小区的亲友处入住,回家后陈某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由于小区内有住户与陈某曾密切接触,该住户所在单元的46户151人需要进行隔离观察。
该小区业主微信群炸开了锅:“小区封闭了,我们日常生活该怎么办?”“感染者是哪栋的?离我们的楼栋近吗?”“家里菜没了,又不让外出,吃饭咋办?”……居民一时被迷茫与恐惧包围。
由于实施封闭管理,外面的人进不来,里面的人出不去,摆在小区面前的问题接踵而来:部分岗位的物业人员撤离、居民情绪不稳、秩序管控维护、生活物资保障供应等,这一系列现实难题必须得到及时回应和解决。
于新了解后立即协调管控工作组安排公安民警、镇干部、社区干部,在小区隔离期间分4个班次24小时在小区楼道出入口进行轮转看护,反复做被隔离住户和周边住户的思想工作,消除被隔离居民的焦虑;并安排了医务人员24小时看护,每天对被隔离居民进行体温测量及有关症状监测,时刻掌握他们的健康状况;同时安排了社区干部当“代办员”,每天用微信了解他们对生活用品的需要后,主动与辖区超市对接,把群众需要的东西送到小区。
“疫情隔离不了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责任与使命,关键时刻考验的不仅是党性,更是人性、良心,共产党员就应该冲在一线。”于新表示,在隔离小区成立临时党支部,这座临时“堡垒”,让党员心手相牵,战斗在小区抗疫的最前沿,成为内外联系的纽带,犹如小区40余户居民的“定心丸”、“压舱石”。
2月4日,46户151人均没有出现感染症状,顺利度过了隔离期。如今,该小区居民情绪稳定、生活正常、平安和谐。
“新冠肺炎是会人传人的,现在是防疫非常时期,能不出屋,尽量不要出家门,更不能聚集。现在国家正全力开展抗疫工作,大家呆在家里,就是对国家最大的支持”。2月17日,于新在龙圩镇古凤村对几个聚集的居民开展劝导宣传。
为了织密防疫网,龙圩区不仅组织公安、卫生和网格员组成的排查组开展网格化、地毯式排查,确保每户人员情况清楚、去向清楚、防控措施到位,排查不落一户、不漏一人。还成立镇干部、社区网格员、公安、打非、城管组成的联防联控工作宣传劝导队,在各镇村、巷巡逻,对小卖部、麻将室等聚集人员开展劝导宣传,减少因人员聚集引发疫情扩散的风险。作为织“网”人,于新经常带队上街入村开展劝导宣传工作。他说,只有我们的防“疫”网织牢织实织密,才能为辖区居民滤出一片干净无疫的生活环境。
在防疫路上,于新一直要求管控组要“网格化管理和关怀关爱相结合,要防疫有网,网内有爱。”
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是服务的主战场。对需要医学隔离观察的居民,于新要求在切实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时刻谨记“隔离不隔心”,对于居民的生活需求,要想尽办法解决,让隔离人员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关爱。
朱先生一家1月22日自驾车从湖北荆州出发,要到海南省的岳父母家里过年,出发之后,因为全国疫情爆发。1月25日,朱先生一家进入了梧州市定点的酒店检查入住。但朱先生家刚足月的婴儿不能戴口罩,抵抗力弱,被迫来到龙圩区某小区居家隔离观察。
于新了解到朱先生一家的情况后,在切实做好各项防控工作同时,强调要把关心关爱和网络化管理相结合,既要做好监测跟踪服务工作,也要关心、用心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让朱先生一家人感受到了抗击疫情的梧州真情,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感受到温暖。
朱先生就很感概地说“感谢龙圩接纳了我们一家,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帮助,让我们在异乡依然感受到温暖,感恩党和政府。”
(李继远 李冰 吴玉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