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屏幕上的是一本笔记本,上面详细的记载着社区居民人口状况、治安动态以及群众对安全防范的意见建议等等,甚至哪个居民什么时候生日、什么时候搬家,上面都有记录。
这本笔记本的主人是龙城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贺金键。而这本笔记本也被亲切地称为“百宝箱”,整个辖区社情民意都记在了里面。
在小贺的工作包里,这样的“百宝箱”可不止一本,还有关于各类业务知识的小册子,比如“小孩出生证明怎么开?亲子鉴定如何办”都一一包含在里面。作为社区民警,小贺经常能听到居民向他提出各类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小贺总是耐心解答,认真解决,有时甚至会因为一个小事情跟群众唠叨起来。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情,却是群众生活中的大事情。怎样能又快又好地解答群众疑问,解决群众身边的难题?这对赢得居民的信任,密切警民关系是很有帮助的。为此,认真的小贺从未停下学习的脚步。
贺金键就是这样一个“唠唠叨叨”的社区民警。
龙城派出所辖区是城乡结合部,常住人口有9万多人,基建老化、人员混杂,社会治理治安的防控难度非常大。2010年,初来乍到的贺金键面对眼前的挑战有点不知所措。
纷繁复杂、琐碎婆妈的社区工作,对于一个刚踏上社会的男民警来说,谈何容易?
好动脑筋的贺金键最后决定用“最笨的办法”:从小事做起,赢得居民的信任。
于是居民们每天都能看到小贺起早贪黑,穿梭于社区中的身影。干完一天的活,哪怕是再苦再累,临睡前,他都要整理当天的工作和信息,记录在他的“百宝箱”里。他还加入了辖区所有的“社区街道微信群”,居民们24小时随时都能联系上他。
这位细心而勤快的年轻民警逐渐获得了当地居民的信任,许多住户成了他的义务信息员,社区内有什么事大家都会在微信群第一时间告诉他。
2018年3月,某街道的王阿姨买菜回来,钱包和手机放在摩托车车头忘记拿了,不久就被偷了,损失600多块钱,王阿姨是一名超市清洁工,月工资只有1300元,600元对她来说不是个小数目。小贺在微信群里得知这一消息后,马上赶到现场了解情况。通过查看监控录像,小贺发现是一名男青年所为。可由于录像清晰度有限,嫌疑人又戴着帽子,一时间案件陷入了僵局。这时候,社区街道微信群发挥了作用。小贺把案件情况以及嫌疑人作案时的照片发到群里,号召群友齐心合力破案。两天后,在另一个街道微信群,退休人员老张联系小贺,发了张图片给他,说发现了疑似盗窃王阿姨的嫌疑人。小贺仔细看了照片后,马上和所里的同志赶过去,最终成功将犯罪嫌疑人抓获,王阿姨被盗的600多元也失而复得。
小贺常说,社区民警事无巨细,也没有警种之分,什么事都应该管上一管。
有一次,他在办理一起盗窃案件过程中,了解到嫌疑人的家庭情况非常特殊:妻子离家出走多年,三个孩子,最大的才10岁,平时由他70多岁的老母亲照顾。在将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后,三个孩子没有书读,没有饭吃,“嗷嗷待哺”的样子,触动了小贺内心柔软的神经。
小贺主动为他们申请了低保,还联系学校,尽量减免学费等其他费用。每次走访社区,他都会特意来到孩子的家里探望。天冷了,孩子们没衣服穿,小贺会给他们买几件暖和的棉衣;逢年过节,小贺早早就买好菜送到了孩子家里,在小贺的帮助下,这个濒临破碎的家庭重新燃起了希望。
一年多时间过去了,嫌疑人刑满释放后,第一时间找到了小贺,“扑通”一下就跪在了他的面前,一直磕头,哭得说不出话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家长里短、平淡琐碎的社区工作中,贺金键以穿针绣花般的细心、爱心和责任心,为社区居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在小贺和他的同事们的“唠唠叨叨”下,2018年龙城派出所辖区安全感满意度在全区排第19名,相比2017年排名,上升了35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稳步上升。
从警九年,贺金键把“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初心化作为民解忧的一个个小小的举动,一句句暖心的话语,架起了一座座警民沟通的连心桥,奏唱了一曲曲千家幸福,万家平安的凯歌。
(覃兆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