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奏响新时代的甜蜜之歌
    ——蒙山县黄村镇六埠村古更组村民彭中慰摘掉贫困户帽子纪实

来源:平安梧州网总编室  发布日期:2019-07-12  分享到:

2017年,对于蒙山县黄村镇六埠村古更组已经进入花甲之年的彭中慰来说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全国重点扶贫政策象春风吹进了六埠村,吹活了六埠村人的心。对于贫困户彭中慰来说,倍感政策的亲切和温暖,在扶贫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他的养蜂事业越做越顺,并且终于将贫困户的帽子摘掉,并被梧州市市委授予“梧州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奋进类)。展望未来,老彭对于新时代生活充满了期待,表示在脱贫后还要继续通过大力发展蜜蜂养殖实现致富,奏响自己养蜂业的甜蜜之歌。 

人贫志不贫 ,爱上甜蜜事业

今年63岁的彭中慰,是蒙山县黄村镇六埠村古更组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妻子长期有病,因此家庭境况比较贫困。因为生计,只有靠山吃山,力所能及地搞些家庭种养,但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生活一直都没有多大的起色,每年的收入也仅仅能勉强度日。 

但是,忠厚勤劳的彭中慰,并没有被眼前的生活状况打倒,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彭中慰就看准了六埠村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水土好,无污染,是放养蜜蜂的好地方。一直以来他都想发展蜜蜂养殖,并且一直都在尝试着养殖,但苦于没有资金投入,自己也害怕养蜂技术不过关,所以一直都没有能够进行规模的养殖,只是零零散散在山里进行放养一些,每年只能收得少量的蜂蜜,一直都没有什么经济效益。老彭也知道这样东拼西凑只能是原地踏步,毫无长进。他自己也知道,只有扩大养殖规模,才能扭转被动局面,但由于没有资金,缺乏劳动力和技术指导,一直没有实现。 

机会终于来了,六埠村被列为“十三五贫困村”,村里急需通过产业实现村民的增收,六埠村作为蒙山县乃至梧州市的养蜂专业村,村两委决定将养蜂业作为村里的特色产业进行重点发展。这样彭中慰倍感兴奋,自己一直想做的甜蜜事业终于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老彭立即把自己也想规模发展蜜蜂养殖的想法向当时的村支部书记陆文凤进行汇报,作为村支部书记和养蜂合作社负责人的陆文凤对于彭中慰有这样的想法很是赞赏,并鼓励他大胆干。并表示村跟合作社都将大力支持他发展规模养蜂,根据上级的扶贫政策重点进行帮扶,安排合作社经验丰富的养蜂户对他进行一对一的帮扶。得到了村及合作社的肯定,早就瞄准养蜂业的彭中慰,立即行动起来,他的养蜂事业来了个180度大转弯,由原来的10多箱发展到几十箱,到2017年已发展到200多箱。 

愚公养蜂,甜蜜事业尝到“甜头”

然而,老彭的养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规模扩大了,本地的花源毕竟有限,再加上近年村里发展砂糖橘种植对蜜蜂养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让已经花甲之年的老彭感到左右为难,要想将养蜂业真正做大做强,实现增收就必须像其他养殖大户一样带着蜜蜂跑花期。但毕竟自己的精力有限,并且最重要的是自己没有带蜜蜂走出去的经验,不知道该怎么跑,老彭感到很郁闷,当面对已经要起步的养蜂业,他也不想轻易放弃。

老彭的妻子说:“老彭就是这样一个人,认准的事九头牛也拉不回。”正是这样敢冒险,不畏惧的精神,坚定了他的信念,迎难而上,老彭决定加入村里的养蜂合作社,跟着合作社的其他成员带着蜜蜂出去跑花期。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老彭的甜蜜事业终于走上了正轨,近两年他带着自己的蜂群追着花期跑,到平南、广东、桂林等地到处飞。功夫不负有心人,老彭辛勤的付出也得到了回报,每个花期都有2万元左右的收入,2017年大约养蜂就有10万元左右的收入。蜂糖产量的增加,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销售,经过驻村工作队八方宣传,四处联系,人们知道老彭家的蜜蜂均采用原生态养殖,采蜜后未做任何加工,属于纯天然绿色食品,于是老彭家的蜂糖一度卖到脱销,供不应求,几乎没投入多少成本。这更让老彭对于摘掉贫困户的帽子充满了信心。“有政府对养蜂产业的政策支持,我还要多养一些蜂,不但要脱贫摘帽,还要早日致富。”老彭乐呵呵地说。

富而不骄,富而思进新时代

通过努力,养蜂事业的发展壮大,老彭又有想法,想帮助其他的贫困户一起发展致富。同时身边的一些贫困户看到老彭通过养蜂实现了增收脱贫,也都想跟他一起发展养蜂实现脱贫,在他的带动下,目前已经有8户贫困户发展了蜜蜂养殖。为了让这些新发展养蜂的贫困户能够尽快掌握养蜂技术,老彭经常耐心向他们传授养蜂经验,宣讲养蜂事业的前景,鼓励他们要坚定信心,通过养蜂实现家庭收入一年比一年好。 

新时代的老彭富而不骄,富而思进。去年在产业政策的帮扶下,又发展了10亩砂糖橘种植,4亩百香果种植,黄牛养殖等,在蜂糖的收入基础上,又利用这些种养年收入增加好几万元。老彭家庭状况不断得到改善,他已经能够凭借一己之力实现了家庭的脱贫摘帽。“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彭中慰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能够有今天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关心,离不开父老乡亲的帮助,离不开广大客户的支持。我要把养蜂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最大限度的回报社会。” 


(何艺玲)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梧州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桂ICP备15009969号   桂公网安备 45040502000009号
网站主办:中国共产党梧州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梧州市平安办
电话:0774-6022086  邮箱:pawz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