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家我们常年忙碌,奔波,拼搏!春节了大家聚在一起,感受家的温暖,哪啦村就是一个大家庭,永远是你们温馨的港湾。”追寻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的话语,2月5日是农历大年初一,在这万象更新、喜气洋洋的日子,在蒙山县哪啦自然村的“法治客厅”——法治教育文化园里,村民们欢聚一堂,用歌声、笑声来唱响新春的祝福;真挚亲切的话语,点燃了村民在新时代努力奔跑、勇于追梦的激情。
当天,由蒙山县委政法委、县综治办主办,县公安局、法院等部门联合协办以“做新时代努力奔跑的追梦人”为主题的蒙山县“法治服务动车组”新春基层行走进哪啦自然村。村民们通过丰富的春节文艺感恩普法活动,在属于村民自己的舞台上,用真情唱响了激昂的新时代“感恩曲”,政法干警和村民踏着新春的脚步一起奔跑,沫浴着春天的阳光演绎着一个个充满乡村气息的“法故事”去追梦,迈向新的征程。
法治客厅:村民们的“温馨港湾”
锣鼓声声迎财神,醒狮步步展宏图!当天上午10时,伴随着哪啦村醒狮队的锣鼓,敲打出了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最强音,声声震天响的锣鼓催人奋进,展现了哪啦村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在一曲欢快、喜庆的开场舞蹈《过年了》中拉开序幕,小朋友们一出场就用她们的活泼、可爱、积极向上感动着每位观众。
好听的歌,热闹的舞,喜庆的舞台,都在邀请你过年了!
记者在现场看到:法治客厅——乡村普法舞台背景画“做新时代努力奔跑的追梦人”特别醒目,与高挂大红灯笼、中国结相衬托出新年喜庆祥和的气氛。
“哪啦村在乡村社会治理上有独到经验,探索创新‘政府+协会’新型公共服务管理模式,走出一条‘自治+法治+德治+共治’新型农村治理模式。”蒙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申学明向记者分享了该县创新乡村治理中的经验和探索。近年来,梧州市委政法委联合蒙山县委政法委机关党支部,通过党建共建联建,指导该村以和谐农事协会为平台,不断打造社会治理升级版,探索创新“金字塔”型的“党支部+和谐农事协会+综治中心户+平安家庭互助组+星级和谐户”的农村管理新模式,和“金字塔”型的“互联网+治安防控”(天网+警务助理+警务观察点+平安红袖章+公共安全应急分队)模式,以及“法治文化园+动车组”的普法新模式,以共建、共治、共享的服务新常态,发展了新时代“枫桥经验”,实现矛盾纠纷不出村,让群众更有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描绘农村的新画卷,展望新农村的美好憧憬。共创社会主义新农村,歌唱新农村的新变化,谱写新农村的美妙乐章。”主持人的开场白也围绕着“新”的主题来展开。
“在这万象更新、喜气洋洋的日子,我们欢聚一堂,让我们用歌声、笑声来唱响新春的祝福。”随着主持人激昂的主持词,当天村民通过20余个文体节目及穿插开展的“普法集市”等活动。
“或许,过年的味道在时光的荏苒中,愈发浅淡,然而‘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的’思春’情愫,却引领在外地工作、学习了一年的游子们无论身处何地,都要奔回日夜思念的桑梓故里,也要去拥抱在村头守望远方的慈母严父,反复诉说一年来的牵挂与想念。”,在南宁创业的村民向耀坤看来:家是温馨港湾,年是相聚联欢,回家和家人、村民一起庆团圆,才叫“年”。
记者在采访中,体味“家是年年岁岁相濡以沫的温馨港湾,年是家家户户翘首以盼的相聚联欢”。对于哪啦村游子而言,即使路难走票难买,“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每年春节回家参加村里“法治客厅”里举办的春节活动,已经成为村民们的期盼。
乡村舞台:晒家庭幸福生活讲家庭和谐故事
“哪啦自然村首创试行开展的以爱国星、守法星、和睦星、公德星、卫生星为主要内容的‘五星级平安和谐户’争创活动已经连续进行三年了,经过协会、村民主评定,评选出10户哪啦村2018年度‘五星级平安和谐户’”蒙山镇文平村党总支书记蒙刚和村和谐农事协会会长黄祖忠在活动中,分别向村民介绍着法治动车组带来的服务新模式和今年“五星级平安和谐户”评选活动情况。文化节目间隙,还穿插开展了文平村委、哪啦自然村和谐农事协会联合设立的“爱心接力和谐基金会”慰问老人、五保户、特困户,乡村美容师,奖励考上大学的学生等活动,2017年该基金会成立以来,开展了各项活动8次,40多名老人13名大学生从中受益。
“今天的团聚实在是太开心了,为了这一次团聚能够顺利举行,我们已经筹划了整整一个月。百善德为本,敬老孝当先,也希望能通过此次活动影响年轻一代懂得感恩父母、孝敬长辈。”外嫁女蒲瑞玉告诉记者,她丈夫患重病也得到村里“爱心接力和谐基金”的捐助,她感到十分感动,也希望能通过此次活动影响年轻一代懂得感恩父母、孝敬长辈。
彭金全的爷爷今年107岁高寿,父亲是退休教师,他的一家互敬互爱、和睦邻里。他平时忙于生计,但还是经常买父母爱吃的食品补品回家。每逢父母的生日和节日,他都会送上礼物以表孝心;生活上和工作上的事情,他总会与父母沟通请教。彭金全一家与邻居的关系相处得很好,每天出门进门,见面都会主动打招呼,村民们都说他们一家人待人真诚热情。
村民们表示,要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更好担当家庭责任,以自身的模范行为给孩子树立榜样、让家庭充满温馨、为社会和谐添彩,用自身的道德力量传递人间爱、展现真善美、积聚正能量!
法治大讲堂:政法干警点燃“奔跑和追梦”
“今年的春节活动增加了‘法治大讲堂’,和我们法治教育文化园的主旨非常契合,自法治教育文化园建成以来,县各政法部门已经连续四年大年初一走进哪啦开展“法治服务动车组”主题活动了,已经成为我们村的传统年会节目了,平时重阳节、元旦节等等一有活动大家都已经习惯到这时来了,村民很开心,也很支持……”哪啦自然村和谐农事协会会长黄祖忠向记者介绍着法治教育文化园历年以来活动情况。
“一对夫妻因为家庭琐事闹离婚,双方指责各自的不是……”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蒙山镇司法所长陈海靥“以案说法”向村民们讲述《家和万事兴》“百姓身边法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过于孝敬父母,百善孝为先,有空常回家看看,感恩父母、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 “家和万事兴”,赡养父母、孝敬老人是家庭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陈海靥向村民解释了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等。
陈海靥在法治讲堂中语气切切: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家不和,再多的财产也不幸福。因此,找对象、娶媳妇、嫁老公一定要慎之又慎,找对人很重要。要找对人,首先得提升自我,学会看人。从本案看,一味冲着财产而组成的家庭,是不稳定的,当一方的目的达到后,很可能会无事生非,闹得鸡犬不宁,最终分道扬镳。虽然,方女士以自己的方式取得了不少财产,但她内心无疑是煎熬的,而最受伤的还是他们的儿子,父母离异或再婚,儿子的心灵深处总是灰蒙蒙的、支离破碎的,哪有幸福之言。
去年11月以来,蒙山县委政法委联合政法、综治各单位率先在哪啦村开设“新时代法治讲习所”,建立立体平台,打造新时代农村法治建设的“扬声器”、组建了宣讲团,以“菜单式”、“订单式”模式,向村民宣讲各种法律知识,引导村民学法、懂法、用法、守法,不断增长群众“获得感”,奏响了新时代平安和谐强音。
在当天的活动后的“普法春节集市”上,村民们向政法干警咨询土地承包、务工维权等相关法律问题,干警们也耐心地结合案例,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为他们解答法律疑惑。
当天也到现场慰问民警和向村民拜年的副县长、公安局局长陈斌,和民警一起开展扫黑除恶新春宣传走访活动,他向记者说起哪啦村治安防控新模式时赞叹不已:该村借助互联网构建“一村一警务助理”微信群、组建公共安全应急分队,全国首创农村治安防控“微巡防”模式,从而形成了 “空中有监控、路面有巡逻、村内有联防、线上线下有联动”的模式,该村连续5年实现刑事、治安案件“零发生”。
“邪教组织煽动成员抛弃家庭,外出传播邪教,鼓吹“传得越多,将来就可进天国”。许多成员因此离家出走,给家人造成了巨大痛苦,甚至导致家庭破裂,家破人亡。”当天,县委政法委、县防范办联合政法各单位党支部参加了活动,发放《反邪教宣传专刊》《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婚姻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和《扫黑除恶》等宣传资料1000余份,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50多人次。
“全县公安机关要把百姓的期盼放在心上,把守护平安的责任扛在肩头,砥砺奋进迈出了铿锵有力的步伐。”陈斌表示:展望新一年,全体民警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忠诚践行“四句话、十六字”总要求,全面推进新时代更高水平“平安蒙山”建设,坚决当好新时代蒙山平安的建设者、奔跑者、追梦人。
(李继远 欧 东 黄建梅 许 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