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舞台唱响感恩曲 法治客厅演绎法故事
    ——2018年蒙山县“法治服务动车组”新春基层行侧记

来源:平安梧州网总编室  发布日期:2018-02-23  分享到:

  “因为父母和亲人的如影相随,每一个日子自己不再孤单和彷徨,同担痛苦,同享幸福,自己的人生因此坚实和丰满。我要感谢一辈子和自己牵手的人。”216日是大年初一,在蒙山县哪啦自然村的“法治客厅”——法治教育文化园里,得到村里设立的“爱心接力和谐基金”奖励的大学生李达心存感激

  当天,由蒙山县委政法委、县综治办主办,以“党建引领·法治护航小康路”为主题的蒙山县“法治服务动车组”新春基层行开进哪啦自然村。村民们通过春节文艺感恩活动,在乡村普法舞台用真情唱响了激昂的新时代“感恩曲”,政法干警用新春的温暖演绎一个个充满乡村气息的“法故事”。

缔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农村治理典范

锣鼓声声迎财神,醒狮步步展宏图!当天上午10时,随着哪啦村醒狮队的锣鼓,敲打出了新时代哪啦村发展的最强音,声声震天响的锣鼓催人奋进,展现了哪啦村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记者在现场看到舞台前的横幅“迈进新时代 开启新征程”特别醒目,与高挂大红灯笼相衬托出新年喜庆祥和的气氛。

蒙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申学明向记者介绍,哪啦村作为蒙山县乃至梧州市社会治理创新的示范点,近年来,县委政法委机关党支部通过党建共建联建,指导该村以和谐农事协会为平台,探索创新“金字塔”型的“党支部+和谐农事协会+综治中心户+平安家庭互助组+星级和谐户”的农村管理新模式,和“金字塔”型的“互联网+治安防控”(天网+警务助理+警务观察点+平安红袖章+公共安全应急分队)模式,以及“法治文化园+动车组”的普法新模式,以共建、共治、共享的服务新常态,让群众更有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金鸡献瑞拥抱新时代,玉犬呈祥实现新作为。在这万象更新、喜气洋洋的日子,我们欢聚一堂,让我们用歌声、笑声来唱响新春的祝福。”随着主持人激昂的主持词拉开“党建引领·法治护航小康路”主题活动的帷幕,当天村民通过20余个文体节目及穿插开展的“普法集市”等活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描绘农村的新画卷,展望新农村的美好憧憬。共创社会主义新农村,歌唱新农村的新变化,谱写新农村的美妙乐章。”男女主持人的开场白也围绕着“新”的主题来展开。

聚一份欢畅,聚一份吉祥,聚一份花好月圆的好时光……”伴随着喜庆歌曲《欢聚一堂》的熟悉节拍响起。

警民携手织家乡情网唱响感恩曲

“今年我们的活动首先就是要体现一个‘新’字,活动形式新,节目类型多,参与人群广,让大家都融入到活动中来,才能让活动更富于意义!”组织各方开展此次“法治服务动车组”新春基层行(哪啦站)春节活动的蒙山县政法委综治办副主任欧东如是说道。

“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今天是个好日子,打开了家门迎春风……在南宁工作的村民陈晨带来的歌曲《今天是个好日子》和歌曲《感恩的心》既唱出了村民们赶上盛世享太平的豪迈,又展现了村民们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感恩情怀。陈寰星小朋友表演的古筝独奏《山丹丹花开红艳》、蒙山县公安消防大队官兵带来的《消防安全知识灭火演示》、县公安局的民警与10名应急分队代表应急处突集训等节目也赢得了村民们的热烈掌声。

“今年,在哪啦自然村试行开展以爱国星、守法星、和睦星、公德星、卫生星为主要内容的“五星级平安和谐户”争创活动,经过协会、村民主评定,评选出10户哪啦村2017年度“五星级平安和谐户”蒙山镇文平村党总支书记蒙刚和村和谐农事协会会长黄祖忠在活动中,分别向村民介绍着法治动车组带来的服务新模式和今年“五星级平安和谐户”评选活动情况。文化节目间隙,还穿插开展了文平村委、哪啦自然村和谐农事协会联合设立的“爱心接力和谐基金会”慰问老人、五保户、特困户,奖励考上大学的学生等活动,2017年该基金会成立以来,开展了各项活动6次,30多名老人8名大学生从中受益。

今天的团聚实在是太开心了,为了这一次团聚能够顺利举行,我们已经筹划了整整一个月。百善德为本,敬老孝当先,也希望能通过此次活动影响年轻一代懂得感恩父母、孝敬长辈。远嫁湖南的蒲瑞玉告诉记者,她丈夫患重病也得到村里“爱心接力和谐基金”的捐助,她感到十分感动,也希望能通过此次活动影响年轻一代懂得感恩父母、孝敬长辈。

我们创建了一个微信群,方便乡亲们联系,同时也为我们了解家乡的变化及发展提供了一个互动的平台。家乡要发展,需要力量,不论是资金还是建言,身为村里的一员,我们也希望能够家乡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在南宁创业的村民向耀坤说。他介绍,活动筹备阶段就受到了村民们的普遍欢迎,很快便织起家乡情网

“真没想到那么热闹,各种活动都有,有的吃,有得玩,还能学到知识,很开心,这样的活动就应该多办一些……”村民李某这样向记者说道。活动期间,10个文艺节目、4个政策宣讲节目、7个群众参与性活动等“新”味、“年”味十足的节目,让村民们大饱眼福耳福的同时,还从中了解到了家乡的新变化,学到各类法律知识。

政法干警法治客厅演绎“法故事”

“今年的主题是‘党建引领.法治护航小康路’和我们法治教育文化园的主旨非常契合,自法治教育文化园建成以来,县各政法部门已经连续三年大年初一走进哪啦开展“法治服务动车组”主题活动了,已经成为我们村的传统年会节目了,平时重阳节、元旦节等等一有活动大家都已经习惯到这时来了,村民很开心,也很支持……”哪啦自然村和谐农事协会会长黄祖忠向记者介绍着法治教育文化园历年以来活动情况。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过于孝敬父母,百善孝为先,有空常回家看看,感恩父母、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但也有些人不尊敬老人的,下面就说一个事例,当事人吴某,他儿子小吴之前和他们分家了,什么也没要他们的,现在也不赡养他们,过年过节都不来看一下,也不关心老人家的生活,这样对吗?”

“当然不对,‘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要求赡养人付给赡养费等权利’,也就是说尽管他们分家,但他们还是有义务赡养老人的,这是《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有明确规定的,上次我就判过这样一个案子……”蒙山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行政庭长王其旺讲述“法故事”《赡养风波》,告诉村民们最好的关爱便是陪伴的道理,希望广大村民朋友们遵守法律,赡养老人,让老人们安享晚年。随后,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蒙山镇司法所长陈海靥也“以案说法”向村民们讲述《卖果起纠纷 调解促和谐》“百姓身边法故事”。

“现在种植砂糖桔成了村里的主要经济产业,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与种果有关的‘法故事’。”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蒙山镇司法所长陈海靥结合她最近成功调解的纠纷案件,提醒各位果农,卖果时一定要留个心眼卖果合同要订,定金要拿,合同写定金,不是订金。

今年24日,外地收果老板到蒙山看果,看中了一果农种的沙糖桔。两人签订水果购销协议书,约定了单价3.6元,数量2万斤,还约定了交货时间、地点等,当天,老板向果农交了1万元定金。

26日,果农按约定早早起来剪果,已经剪得了5000多斤果了,但老板到了果农处后却反悔了,不愿再要果农的果,他认为果农的果被霜冻打了,果子质量下降厉害,要求果农退回1万元。果农不愿意,认为他种的果在高处,没有被霜打,果子质量跟4号老板来看时没有区别,不同意退1万元定金。双方发生纠纷,申请调解。

作为调解员的陈海靥针对双方矛盾的焦点,特意去查了24号、5号两天天气情况,发现确实有过霜冻蓝色预警,但如果果子种在高处开阔的地方也有可能不被霜冻打。调解员还请一些有经验的技术员来看果,看看有无被霜冻打过的疤迹。经过一翻查证,发现果子仅有小部分被霜冻打过。调解员指出,老板既与果农订了协议,应按协议履行收果义务。老板还是不同意要果,而且还玩起了文字游戏称协议书内写的是订金,不是定金,既然不要果了,就该退还。果农见老板执意不要果,自己也不愿意再卖给他了,提出不履行全部合同也可以,但今天剪了的5000多斤要按每斤3.6元收了。经过调解员的一翻说理后,双方终于达成协议老板按每斤3.6元收购果农的果,1万元在总价款中予扣减。这起纠纷就这样解决了。



图为活动现场

在当天的活动后的“普法春节集市”上,村民们又与法官王其旺来到田间地头,向他咨询土地承包相关法律问题,王其旺也耐心地结合案例,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为他们解答法律疑惑。

邪教组织煽动成员抛弃家庭,外出传播邪教,鼓吹“传得越多,将来就可进天国”。许多成员因此离家出走,给家人造成了巨大痛苦,甚至导致家庭破裂,家破人亡。”当天,县委政法委、县防范办联合蒙山县人民法院三个党支部5名党员参加了活动,发放《反邪教宣传专刊》《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婚姻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宣传资料380余份,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25人次。



图为县防范办工作人员向群众分发反邪教宣传资料

自哪啦自然村法治文化园建设以来,5年多以来,蒙山县各政法部门积极参与到该园创建活动中来,每年各个节日到此开展各类法治文化系列活动,2017年全年在该园开展各类活动10余次,参与干警人数160余人次,发送法律宣传资料6000余份,积极向村民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宣传法律文化知识,已然形成了一个“以法治文化园为中心,辐射周边10个村屯”的法治教育共建共治共享新阵地,正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的目标大步迈进。

(李继远 蒋旅 许柯 黄建梅)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梧州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桂ICP备15009969号   桂公网安备 45040502000009号
网站主办:中国共产党梧州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梧州市平安办
电话:0774-6022086  邮箱:pawz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