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警务室促进园区大和谐
----万秀公安分局工业园区警务室建设侧记
万秀区公安分局工业园区警务室成立于2007年,警区内范围包括梧州市工业园区、河口村、双桥村,管辖人口约10000多人。2008年以来,万秀分局按“有室、有警、有制度、有成效”的标准,立足新起点、着力新成效,软硬兼施,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警务室规范化建设,取得了突出成效。
2008年1--8月,工业园区警务室警务区立刑事案件10起,较去年同期的15起下降33.33%;立治安案件3起,较去年同期的7起下降57.14%;协警队在巡防工作中现行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7名,查破刑事案件8起,查破治安案件2起,为园区企业挽回损失3万多元;社区民警多措并举,积极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有效稳控重点人,实现了征地纠纷、劳资纠纷“零上访”和村企纠纷“零发案”。
工业园区警务室在维护工业园区治安秩序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工业园区管委会、各企业以及村委会充分肯定工业园区警务室的工作,在警务室的硬件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为工业园区警务室提供了约2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提供协警宿舍两套,此外还为警务室添置了电脑、一体化打印机、传真机、办公桌、空调等办公设施以及协警巡逻用车,小小警务室打牢了公安大基层,促进了工业园区大和谐,构建了“警爱民、民亲警、警为民、民拥警”的新型和谐警民关系。
警民联系卡搭建警民“连心桥”
今年4月底的一天晚上,工业园区春燕基地的三间纺织公司的多名女员工以及公司管理人员,先后给工业园区警务室民警黎金堂打来电话,称纺织女工下夜班回宿舍楼时,被几名男子言语骚扰,希望民警为她们解决这个问题。黎金堂当即带上两名协警赶往现场,经了解发现,由于春燕基地的三间纺织公司是新落户的,公司到宿舍楼之间还未安装路灯,而这三间公司的上下班时间都是在晚间,近1000名员工都暂住在基地宿舍楼,该路段偏僻又没有路灯,女员工晚间单独行走,不仅容易发生骚扰事件,也容易引发两抢案件。黎金堂当即决定,安排4名协警在该路段开展24小时巡逻,并向上级申请在基地宿舍楼附近设立治安岗亭。这些措施,有效提高了该路段的见警率,有力维护了该路段治安稳定,实现了零发案,大大增强了纺织女工的安全感。
类似的报警求助电话,自今年4月中旬以来,黎金堂接过很多次,每次都竭尽所能为求助的员工、村民排忧解难,为此,企业员工和村民们亲切的称呼黎金堂为“自家人”。
可是,这和谐融洽的警民关系,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黎金堂一直都记得那次尴尬的走访。今年3月,一家企业在园区落户,黎金堂到其办公室走访,了解企业安全防范措施落实情况,但是他在该企业的办公室里整整站了20分钟,没有一个人来搭理他。这份冷遇,让刚接手园区警务室工作的黎金堂深刻认识到开展园区警务建设的困难。为此,他在思想观念和角色上来了一次大转变,从“管人者、管理者”转变为企业员工和村民的保护员、便民利民的服务员。他在警务室设立了便民台,在上级的协调下,从户政中心领取了办理各类证件的申请表、办理相关证件的流程图等,免费为村民、员工提供、同时还提供预约送证服务。此外,他印制了“警民联系卡”,印上自己的联系电话和承诺“工业园区警务室民警每天24小时为您提供优质、高效的本职服务”。
然后,他从向员工发放“警民联系卡”入手,一次次的深入各企业、向企业管理人员发放警民联系卡、企业安全防范常识、治安热点等,不断的向企业宣传警务室的服务理念。在黎金堂的努力工作下,园区企业渐渐转变了观念,从以往的“有事找政府”转变为“有事先找民警”。
一张小小的“警民联系卡”,体现了民警工作理念的转变,凝聚着民警的心血和汗水,传递了民警服务人民的真诚,架起了警民、警企之间的“连心桥”,换来了是企业、群众对民警工作的理解、支持和信任。
一站两亭三队架构“平安网”
2008年1月至8月,黎金堂进驻工业园区警务室以来,带领协警队员现行抓获了违法犯罪嫌疑人7名(其中5人已被逮捕),破刑事案件8起,实现了警务区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双下降,其指导设立的群防力量通过开展“点、线、面”巡防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压缩了犯罪空间,有力提高了打击效益。
为了确保工业园区警务建设取得成效,切实遏制各类案件多发势头,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在分局的指导下,城东派出所积极探索勤务机制、防范机制新模式,大力破解瓶颈问题。
为确保警务前移,城东派出所安排黎金堂在警务室全天候办公,不再分担派出所其他事务、任务;为破解警力不足的瓶颈问题,在分局的积极协调下,城东派出所根据“企业出资、民警指导”的原则设立了有8名成员的协警队,由管委会负责解决协警队员的工资、服装经费,派出所负责对协警进行培训、管理。
随后,黎金堂通过走访调查,结合园区案件规律、地形特点,建立完善了“一站两亭三队”的“点、线、面”巡防机制。
“一站两亭三队”即:一个流动警务站、两个治安岗亭,三个联防队。黎金堂将分局专门为工业园区警务室配发的敞篷巡逻车设立为流动警务站,在园区中心地段的莲花城和生活区的春燕基地宿舍区设立治安岗亭,以各企业保安为班底设立护园队、以双桥村、河口村的治保成员为班底组建护村队。每晚10点至次日早上6点,每个岗亭派2名协警执勤、另有2名协警乘坐专用助力车在园区巡逻,巡逻期间在各企业门卫室签到并监督门卫的工作,各门卫室、治安岗由协警巡逻串联成面,护园队、护村队则在各自责任区内根据“分片包干、互为补充”的原则巡逻,黎金堂则驾驶敞篷巡逻车在主干道上巡逻。这就形成了以流动警务站居中协调、门卫室、治安岗为节点、协警队、护园队、护村队巡逻线互相串联成面的“点、线、面”联防机制,遇有警情,则由黎金堂居中指挥,各节点快速出动,形成围追堵截网络,以最大的合力缉捕违法嫌疑人。
“一会三室五帮”共筑稳定基石
梧州工业园区规划面积18.2平方公里,与城东镇的河口村、双桥村以及旺甫镇的旺甫村交界,国道横贯其中,人流、物流相对较大,治安情况较复杂;各企业员工来自五湖四海,容易因生活琐事引发矛盾纠纷;园区周边与农村交界,企业员工与村民之间也容易发生矛盾纠纷,加上历史遗留的征地纠纷、劳资纠纷等,使得确保园区治安稳定、生产秩序井然有序成为工业园区警务室的首要任务。
在工业园区警务室开展了一段时间的工作,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之后,结合对园区情况的了解,黎金堂围绕辖区治安稳定和生产秩序,摸索出“一会三室五帮”的工作法,实现了重点人零上访和村企零纠纷的双零指标。
一会,即每月召开一次由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人、企业主、村委负责人、警务室民警共同参加的治安联席会议,警务室民警在会上向与会各方代表通报警务区每月治安情况、警务室每月工作情况、各企业门卫未履行职责情况、检查发现各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等,各企业主在会上通报本企业员工之间存在的各类矛盾纠纷、企业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纠纷、企业与周边村民的矛盾纠纷等各类纠纷的摸排情况以及员工反映的治安突出问题、村委就本村村民中存在的各类矛盾纠纷摸排情况以及村民反映的突出治安问题等进行通报。通过建立联席会议通报制度,黎金堂掌握了大量的预警性信息,为积极化解和妥善处置各类矛盾纠纷抢得先机。今年6月的联席会议上,园区的互益纺织公司中方负责人向民警反映,公司部分员工因对公司食堂伙食不满,可能会煽动闹事。黎金堂当即到深入该公司内部了解情况,对反映情况的员工中态度较为偏激的进行了教育疏导,并落实了稳控措施、在分局的指导下制订了应急预案。6月16日晚,该公司员工李某某、欧某某召集其他员工约50人,以饭堂伙食太差为借口,聚集到公司办公楼,向领导提出不合理要求。黎金堂第一时间获取信息,在向分局汇报后带领协警赶到现场,协助公司开展教育疏导工作。在黎金堂的积极劝说下,大部分员工散离现场。李某某、欧某某见大势已去,产生报复心理,在次日凌晨用石头把公司车间的17块玻璃砸烂,该事件造成的影响极坏,严重影响到外商对梧州投资环境的信心。黎金堂凭着高度的责任感,深入该公司,对当晚的50名员工逐一走访,一边作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一边对当晚破坏公司财物案件开展调查取证,经过7天的努力,黎金堂成功将该公司与员工之间因伙食问题造成的纠纷化解,并查明了李某某、欧某某的违法行为,对该两人予以行政处罚,该公司的生产秩序也恢复正常。
三室,即在工业园区警务室设立联合调解室、在企业设立员工纠纷调解室、在村委设立纠纷调解室,实行两级调解制度,员工之间的纠纷和村民之间的纠纷,先在纠纷调解室由企业管理员、村委负责人主持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功,再到联合调解室进行调解,由警务室民警主持,邀请镇司法所、村委、园区管委会、企业代表等,共同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确保将人民内部矛盾化解在警务室。设立三室以来,黎金堂在企业、村委的纠纷调解室参与员工、村民内部纠纷调解17次,调解成功17起;在警务室的联合调解室主持调解5起,调解成功3起。7月28日,正是奥运安保攻坚战的冲刺阶段,中午12时许,黎金堂在河口村开展入户走访工作时,收到信息称,夏郢镇一沙船老板带了3条挖沙船,到河口村新一组、新二组聚居地对出河道挖沙,不听当地村民劝阻,现新一组、新二组约70名村民在冼某带领下,手持刀具、铁具等,准备坐船到沙船处武力制止其违法挖沙的行为。黎金堂立即向分局汇报情况,同时带领全部协警赶到现场。黎金堂带领协警坐船到现场时,河口村民已到沙船处,沙船老板从夏郢镇召集来的100多人也赶到了,双方情绪激动、一场械斗一触即发。黎金堂先用自己的船将双方的船只隔开,然后将河口村的组长、队长以及沙船老板叫到自己船上进行调解。经过分局支援民警的协助开展工作,双方聚集的村民全部散去,黎金堂将河口村的组长、队长以及沙船老板召集到联合调解室,邀请了河口村委、镇司法所参与开展调解工作。经过长达3个小时的调解工作,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沙船老板答应不再到该处挖沙,河口村保证不再因该事与对方发生纠纷。在奥运安保攻坚战这个敏感时期,工业园区警务室成功阻止了一场聚众械斗的发生,确保了辖区稳定。
五帮,即帮助规范内部管理、帮助完善防范措施、帮助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帮助开展保安员业务培训、帮助维护正常生产秩序。在园区落户的全部企业,黎金堂都逐一上门,主动帮助企业管理人员规范内部管理、完善防范措施、维护正常生产秩序,对有需要的企业,积极协助对员工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对保安员、门卫开展业务培训。今年6至8月,黎金堂为辖区企业保安员、门卫开展业务培训7次,为员工、村民上法制教育课11次,设立警务宣传板报5期。 (陈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