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我市加强党管武装全面推进国防动员工作
(记者 莫丽娜 通讯员 罗木森 陈小泉) 8月22日,我市召开市委人民武装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暨市国防动员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对上次会议以来全市国防动员工作进行总结分析,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任务。会议强调,在新的形势下,各级党委、政府以及部队要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党管武装工作,努力开创国防动员建设新局面。
市党政军领导余远辉、王凯、刘有明、王振义、朱育兆、吴汉华、陈丽华、秦春成、杨炳才、竺坤松,梧州军分区领导隆志勇、陈宗林、李湘顺、万一飞、韦富宁,市中级法院院长卢上需,市检察院检察长卢惠盛,市公安局局长黄济贤参加了会议。
会上,市委书记、市委武委会和市国防动员委员会第一主任、梧州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余远辉,就今后一个时期如何加强我市党管武装工作作了重要讲话。
余远辉指出,在当前武装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和艰巨任务下,各级党委要进一步深化对党管武装工作的认识,强化“三种意识”,切实增强抓好武装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一是要强化忧患意识。把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放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下来思考,放在梧州经济发展大局中来谋划。二是要强化使命意识。各级党委领导要切实履行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和武委会主任的职责,充分发挥党管武装的把关定向作用,推动全市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健康有序发展。三是要强化服务意识。各级党委、政府要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想方设法把对部队的服务保障工作做到位。
余远辉要求,加强党管武装工作要坚持“三个落实”,切实把各项制度落到实处。第一,要积极主动抓落实,真正做到兼职不挂虚名,议军例会不走过场,定期办公不流于形式,解决问题不推诿拖拉,切实把武装工作管到位、抓到位。第二,要跟踪问效抓落实,督促各部门、各单位不折不扣地按照法规制度办武装。第三,要开拓创新抓落实,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采取新的对策措施,完善管长远、起作用的新机制,确保全市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各项工作的深入发展。
余远辉强调,加强党管武装建设要统筹“三种关系”,不断提高党管武装的质量和水平。首先要处理好经济利益和国防利益的关系,努力使各项建设既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又能满足应急应战需要。其次要处理好全局建设和局部建设的关系,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实施集中攻坚克难,推动武装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后,要处理好平时应急与战时应战的关系,按照“合成、精干、高效”的要求,逐步把国防动员体制与应急防灾体制统一起来,建立具备应急应战双重功能的国防后备力量指挥体制。
会上,市长、市委武委会和市国防动员委员会主任王凯结合梧州实际,分析了当前我市国防动员建设面临的复杂形势。他强调,各级政府要充分认清当前形势,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发挥政府在国防动员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努力为我市国防动员建设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各县(市)区政府要把国防动员建设作为“主官工程”,真正做到为国防动员建设定思路、把方向、解难题、办实事。各级政府要切实负起主官责任,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把国防动员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国防动员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把国防动员各项工作落实到具体单位、部门和具体责任人。各县(市)区国防动员委员会要根据部队提出的需求,进一步加强工作协调,及时地进行综合平衡,搞好协调和衔接。
梧州军分区司令员、市委武委会和市国防动员委员会副主任王振义向会议作工作报告。他指出,要抓好民兵预备役作战力量建设;要着力提高国民经济平战转换能力,做好战备物资储备工作;要增强城市综合防护能力;要抓好交通设施建设和动力动员准备;要积极做好政治动员工作;要着力提高装备保障水平;要提高科技、信息参战支前能力;要积极参加地方“三个文明”建设。
会上,市委副书记、市委武委会和市国防动员委员会委员刘有明宣读了《关于调整市委武委会市国防动员委员会成员的通知》。
副市长、梧州陆军预备役工兵团第一政委竺坤松,以及蝶山区、长洲区、藤县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分别作了党管武装的工作述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