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消防支队全力推进“三基”工程建设纪实

来源:平安梧州网总编室  发布日期:2008-08-12  分享到:

近年来,梧州市消防支队以推进“三基”工程建设为契机,坚持打造“亮点”,全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新格局,为梧州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积极的贡献。

大投入:稳固基石奠定“摩天大楼”

梧州市地处三江交汇处,既是水都亦是山城,更是千年古城,老城区人员密集,加之近年宝石产业发展,三合一场所增多,消防部队基础设施老化,灭火救援能力低,很难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为此,梧州市消防支队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主动为梧州市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定期汇报消防工作,结合消防工作现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强化了市党委政府对消防工作的重视和关心,为消防基础设施和部队建设的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资金环境。

   市支队党委抓住新一届市委党委换届的机遇,向市委市政府连续提交多份消防工作专题报告,推动市政府将“消防安全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写入政府工作纪要,并使之在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持续贯彻。市政府先后出台《梧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实施意见》、《梧州市消防发展“十一五”规划》等政策性文件和《关于对全市火灾隐患普查整治工作进行督察的通知》等消防工作方案26份,并于2007年年5月促成市政府建立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同时,支队党委积极推动市政府对全市各企事业单位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2007年年末,促成梧州市政府首次对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履行消防安全工作责任情况进行绩效考评。在市主要领导的带动下,岑溪、苍梧、藤县、蒙山等主要党政领导也纷纷深入当地消防大队调研解决基层建设难题。

   近年来,梧州市支队的各项消防经费实现从百万到千万的大跨越。2007年,全市消防经费首次突破1000万大关,达到1100万元,相当于2005年以前10年业务经费的总和。同时还出台了最低业务经费保障标准,明确了1.8万元/人/年的消防业务经费划拨标准,从而为今后消防部队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以及部队战斗力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在扮演好“政府参谋”这一角色的同时,支队党委非常注重塑造消防部队的社会形象,努力将消防部队作为“人民好卫士”的良好社会形象向全社会推广。2006年,梧州支队涌现出了“全国消防部队先进集体”长洲中队特勤班和扎根基层10年默默奉献的优秀代干士官杨军伦,支队党委积极联系,加强合作,与政府文宣部门、文明办、双拥办以及新闻媒体取得默契,共同向社会广泛宣传杨军伦的典型事迹,为消防部队树立良好形象。

2007年7月,市支队被评为自治区“拥政爱民模范单位”,2008年第一季度,支队被评为梧州市政务服务中心“红旗窗口”,杨军伦当选为“梧州市十大杰出青年”。

打好“三基”攻坚战:“恢宏高楼拔地起”

  在充足的政策、资金、舆论支持下,短短几年内,梧州消防建设进入了空前的发展高峰。新增搬迁扩建消防队站5个,新增修缮美化营区面积30000多平方米,新增消防车16辆,结束了梧州没有高喷车、云梯车、抢险救援车、通信指挥车等专勤消防车的历史,购买了一批抢险救援器材和个人防护装备,11种个人防护装备和基本灭火器材配备率达100%。

  以队站建设为切入点。考虑到梧州作为山城用地紧张以及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实际,支队主官多次找政府主要领导汇报,与职能部门协调,争取社会企业支持,落实土地资金,减少建设周期,扎实推进消防队站建设:投入320万元搬迁了水上中队,投入900万元搬迁了河西中队,投入1600万元建成了特勤大队。为充分发挥县级消防中枢作用,梧州支队按照分步实施的原则,在离市区只有半小时车程,梧州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苍梧,投入250万元搬迁苍梧消防大队营区,新建训练场地和场地绿化量化,结束了大队长期借住公安局破旧宿舍的历史;投入40万元扩建了蒙山大队营房。为大力营造拴心留人环境,投入60万元建成了机关招待所,投入80万元完成了支队大院山体滑坡治理和营区整体绿化,建成了“花园式营区”,结束了多年以来一下雨就遭受山体滑坡灾害的历史。

以装备建设为突破点,车辆装备建设得到更新换代。投入1510万元,新增消防车16辆和业务用车8辆,现有消防车28辆,提前完成了总队下达的三年购车任务,结束了支队没有高喷车、云梯车、抢险救援车、通信指挥车等专勤消防车的历史,苍梧大队消灭了 “单车中队”的问题,各大队均配备了业务用车;投入280万元,购买了一批抢险救援器材和个人防护装备,11种个人防护装备和基本灭火器材配备率达100%;投入95万元,建成了数字化、智能化的119调度指挥中心和各单位视频会议室。

2008年上半年,为蒙山大队新配置两台消防车。蒙山县是梧州市唯一一个没有建立现役消防中队的县城,全县仅有一辆专职消防车,消防保卫力量严重不足。在2007年全县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一亿元的基础上,支队党委抓住机遇,加大与县委、县政府的协调力度,蒙山县委莫永东书记、县长蓝明月当场拍板同意拨款70万元用于蒙山大队的营房建设和车辆购置。6月17日,价值42.8万元的两辆新消防车到位投入执勤,这两辆均可装水3.5吨,配备中压低压水泵,其中一辆配备高压水炮,一辆配备高压水枪。新消防车的配备,大大的提高了蒙山大队灭火救援能力,同时也让蒙山大队彻底告别了没有现役消防车的历史。

  三年来,支队投入基础建设经费达5300万余元。营区营房和车辆装备基础设施的极大改善,创造了拴心留人的环境,显著提升了部队战斗力。

 加强队伍建设:“强筋壮骨加固宏伟大厦”

以班子建设为基础,充分发挥龙头作用。梧州支队党委始终坚持“信任、支持、礼让、互补”的原则,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根据年底对基层班子和干部考核情况,结合各基层班子的现实表现,支队党委调整了2个大队班子和2个中队班子,提拔了10名干部,平职调整了8名干部。经过调整,在队伍中树立“换位思考、全局思考”的“补位”意识,不断增强凝聚力,使班子成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战斗集体。目前,基层大中队班子特别是大队班子团结有战斗力,军政主官配合融洽,全体干部的积极性和工作干劲明显提高。同时,本着“严得合情、爱得合理”的带兵思路,以科学态度、民主意识和法治观念构建和谐的官兵关系。同时要求基层干部强化依法带兵的观念,坚持以条令法规为依据,正确处理官兵关系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使法规制度真正成为维护内部关系的有力保障,促进新时期的官兵关系更加健康和谐。

以防消联勤为重点,提升部队战斗力。梧州支队立足于防消联勤试点工作,积极革新警务勤务机制,结合“防消联勤”服务队开展日常消防监督巡防工作的实际,坚持科学施训。一是组织“防消联勤”执勤官兵一起走出操场、营区对辖区重点单位定期、逐个开展白天、夜间和单独、联合实地演练,训练中保证质量,尤其注重复杂情况下救人、供水、内攻、破拆、排烟、通信联络等灭火救援行动的重要环节,切实提高协同作战和组织指挥能力。二是把一定的训练时间用到了“六熟悉”工作当中,并充分利用防消联勤工作每周定期巡查社区单位的优势,培养造就熟知辖区情况的“活地图”。保证在火灾事故发生后,能够在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并且能够迅速地找到水源,运用最佳的方案进行灭火,减少受灾户的损失。三是规范灭火救援预案的制定工作。支队针对防消联勤工作的实际需要加强执勤官兵的多方位学习培训,针对辖区的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特点,按照分类分级要求,制定灭火救援预案。制定的预案按照规范、实用、可操作性强的标准完成,并定期对照预案进行实地演练,及时修订和完善。

 营造宣传氛围:“强力外援防护高楼大厦”

梧州市共有消防重点单位420个,其中,高层建筑43个,底下工程4个,人员密集场所174个,易燃易爆类场所30个,石油化工装置类场所55个。如此之多的消防保护重点单位,单靠消防队伍来管理,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全面提高群众的消防意识,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共同抓消防安全。

《消防宣传巡查服务册》遍布宝石之都。为了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夕,梧州支队围绕“人人参与奥运,共同关注消防安全”的宣传主题,专门编印了2万份《“消防宣传进万家”巡查服务册》,在宣传册中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调了日常生活中更要注意用电用火的安全,详细介绍了“家庭火灾如何应对”“公共场合如何火场自救”“如何报火警”、“灭火器使用”、“初起火的扑救”、“火场逃生技能”等十七个消防安全常识,提醒广大市民应该注意消防安全,在遇到火灾后掌握必要的逃生和自救技能。消防宣传服务册以各辖区为单位通过社区、学校、家庭、企业等路径发放至全市市民手中,使广大市民真正的从理论上掌握了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

“七天联播”上荧幕走进千家万户。支队充分加强与电视、报纸、电台等新闻媒体的联系,加大对重大事件、活动的消防宣传报道力度,切实发挥新闻媒体宣传资源和力量优势,形成社会化消防宣传合力。支队与各新闻媒体建立消防宣传工作长期合作机制,设立固定消防宣传栏目,向全社会展示全市消防队伍在正规化建设、执法监督、灭火救援、社会化消防宣传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此外,支队还在当地主流媒体上播发执法监督案件新闻,在电视台的专栏节目连续七天滚动播出“五月风”消防产品专项整治行动的专题片,支队防火监督员还走上了荧幕,在电视机前与记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以“拉家常”的形式向观众介绍当前火灾形势,细致认真的讲解鉴定合格的消防产品以及使用不合格消防产品可能造成的后果等市民关心的问题。

“流动消防站”服务市民“零距离”。从6月份起,支队以防消联勤服务队为单位深入辖区企业单位开展“零距离”的宣传指导。利用周六、周日,支队消防巡查服务队深入到被列入全市整治重点、三合一”场所的重点单位开展火灾隐患情况摸底调查。根据三合一场所的不同情况,巡查员采取了“部门联动,逐步推进”的策略,先找到了单位负责人在了解单位基本情况以及实地检查消防设施,与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深入的会谈,针对单位实际存在的问题制定因地制宜的防火预案,并邀请单位加入防消联勤工作。通过热情周到的宣传、教育、技术咨询服务,提高了全市人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增强了消防法制观念,有效减少了消防违章违法事件的发生。                                             (李继远 雷妮)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梧州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桂ICP备15009969号   桂公网安备 45040502000009号
网站主办:中国共产党梧州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梧州市平安办
电话:0774-6022086  邮箱:pawz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