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大堤开裂渗漏
突击队急赴现场救险
参战民警又是草草扒几口饭就出门了。
5分钟后,办公室、法制股、禁毒大队、出入境管理股、“
因为险情紧急特殊,局党委副书记、政委郑勇亲自作简短的战前动员,并反复叮嘱:带上一些方便面、饮用水,每人一套救生衣……到抢险现场后由钟元林副县长直接安排。
一切以最短时间准备就绪,就要出发了,只等交通工具。
然而由于连日暴雨,洪水上涨、浸泡,通往人和的陆路多处冲跨,走陆路已是不可能的事。走水路,茫茫浔江,水流湍急,人和到龙圩的水上船只已停航多日,苍梧海事处的快艇也已载县领导到人和福传泵站大堤现场抗洪了,哪里找?城西派出所在长洲水利枢纽坝面值班民警,抗洪抢险指挥部后勤组民警已出发寻租船只,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但还是没有消息。
上面险情急催得紧,下面待命也心急如焚。
“一定要想尽千方百计找到船只,把突击队送上去,哪怕要租船费也要找到船只。”张韵飞局长下了死命令。
下午3时多,终于租到了一艘机艇。10分钟时间,一辆警用面包车把突击队10位民警送到了长洲水利枢纽坝面。
开机艇的是一位60多岁的老大爷,背有点驼,但看上去身体还硬朗。负责后勤的民警把一叠比平时多出几倍的租金交给老大爷,就开艇出发了。
老大爷不愧为开艇老手,他避开江宽、浪水、水急的不利之处,尽沿水流较缓的南岸江边航行,“突、突……突突……突突”机艇载着10位突击队民警逆流而上。
在颠波的机艇上,由于数日连续作战,疲劳极了,有的民警上艇就找地方打瞌睡了,年青一点的就谈论近日的抗洪救灾新闻,有的干警拿着手机、照相机拍着被洪水淹没的良田和灾情。
一路上,不安分的老天爷时风、时雨,尽在捉弄人。沿江村庄,洪水使有的只露了屋顶,到处是一片泽国,庄稼、农作物没了个踪影。
傍晚6时已过,但机艇还没有到人和街,大家饥肠漉漉,只好拿方便面就着饮用水充饥……
机艇到了人和街,经联系,钟元林副县长又指令10位突击队民警直接到人和福传泵站大堤……
机艇又开了大约40多分钟,终于到了福传村对出江面,远远就看见福传村边白色的泵站连着一条条长长的堤坝,大堤右侧有几十个人和一台钩机正在做加固堤坝的作业,右侧也有几十村民站在那里,象在观看、议论什么……
机艇靠近泵站大堤临时码头,人和派出所所长钟华迎候在那里,10位突击队民警穿着救生衣跳上大堤坝,刚好碰上检查大堤坝险情的钟元林副县长,岭脚镇的马泽森书记、梁勇强镇长。情形紧急,大家就地简单地介绍险情,交换了意见。实地察看了大堤渗漏、开裂的地方。随后,钟副县长说“经过我们一个下午采取应急措施和紧急抢险,目前,大堤坝的险情基本稳定了,如果外面大江的洪水不再上涨,就不会出现太大的危险,但这里仍然渗漏,如果今晚继续下大雨渗漏就会加大,裂缝又会再裂,堤内是几千亩即将有收益的水稻,又有几千亩经济作物和几十户人家,所以保护大堤安全十分重要,任务也非常艰巨。”钟副县长部署说:“今晚您们10位民警和10位镇干、村干就要坚守在大堤坝上,轮流值班、轮流巡查……有什么险情随时报告。”
晚上8时,天黑了,也下雨了,突击队民警和镇干、村干共20多人匆匆忙忙入村头的一户村民家吃了一顿热饭就到堤坝值勤站岗了。
整个夜晚,天不停地下着雨,时大时小,20多人就挤在停泊在大堤坝岸边的一艘小机艇上。为了保存体力,应付突发险情,20多人采取分组轮班制,每班有镇干部、村干部和民警,值2个小时,负责观测洪水涨幅,巡堤观察堤坝渗漏、裂缝等情况。其余就在机艇上休息。
每个班的民警及镇村干部在巡查大堤时,都打着雨伞,踏着泥泞的堤坝面,尽管有时会跌倒,但都严格按要求做好自己的工作,完成好自己的任务。
在狭窄的艇内要说得到很好的休息那是假话,水蚊多,点有蚊香还咬人,里面焖热,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汗气又粟又臭……
好不容易坚持到了天亮,经测定,洪水下降了15厘米,堤坝渗漏没有扩大,裂缝没有再裂……堤坝内价值数千万元的人民生命财产没有受到损失……民警和镇、村干部异口同声地说,我们虽然辛苦一点,但值得。
几小时后,在长洲水利枢纽坝面,郑勇政委亲自开车来把他们按回。
(李健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