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领导朱育兆率市政法单位“四长”到各县市对维稳等工作调研
这是个令梧州各县市政法部门难忘的日子:2007年10月15日至19日;
这是梧州市政法系统最高规格的调研,由梧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朱育兆率领市人民法院院长卢上需、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卢惠盛、市公安局长黄济贤和市司法局长冯志组成的调研组,轻车就简分别深入该市的蒙山县、藤县、苍梧县和岑溪市,了解维护社会稳定以及政法部门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情况,并分析当前维稳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指导意见和建议。调研组成员深入维稳一线、深入基层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令人耳目一新。
维稳、政法工作“亮点”频闪
维护全市社会稳定、加快政法基层基础建设是梧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朱育兆一直牵肠挂肚的“心事”。
“不要小看社会的平安与和谐,那是事关全市三百多万人民的事,事关百万人民的事,就是比天还要大的事;万丈高楼从地起,基层牵涉到方方面面,牵连到每一个人,基层政法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道防线’,政法基础基础工作必须打牢”。这是朱育兆书记和市政法各单位“一把手”对政法基层基础建设达成的共识。
10月15日上午9时多,当党的十七大刚开幕,在“家”坐阵维稳的朱育兆书记就率领市公检法司“四长”驱车向近200公里的蒙山县出发,到维稳最前沿。
在蒙山县,县委书记莫永东介绍该县在维稳中加强情报信息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各个村民小组,充分发挥信息员的作用,及时发现、掌握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问题和隐患,牢牢地掌握工作主动权,果断地把苗头控制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调研组对这一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调研组分别在藤县、苍梧、岑溪听取维稳以及政法部门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汇报。藤县县委、县政府深入开展“百日”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活动,并着力把排查出来的26个影响社会稳定的重点难点问题,把这些矛盾纠纷落实责任人、责任单位和制定解决问题的时间表,使矛盾纠纷得到妥善的化解或者有效的稳控,特别在退伍人员的工作安置方面,该县已经安排了48人到乡镇公益性岗位就业。近年来,藤县领导重视、舍得投入,政法基层基础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目前,该县10个“无房派出所”已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今年1——9月,全县发生刑事、治安案件与上年同比分别下降20。5%和12%。
今年以来,苍梧县、镇两级对矛盾纠纷进行了拉网式全面排查,扎实有效地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至今共调解各种矛盾纠纷356件,调解成功339件,成功率95。2%。同时,该县还将推进基层民主政治、思想文化、组织和政法综治建设,通过引导群众依法自治、提高群众文明素养、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和有效的机制、方法保平安。苍梧县还注重加强区域联防,建立了木双镇与广东的“两广两县五镇”治安联防会以及沙头镇、石桥镇、梨埠镇与贺州的“两市两县(区)六镇一场”治安联防会,有效地促进该县周边地区的治安防范。
目前,岑溪市共有282个村(社区)成立了综治领导小组、治保会和调解会,健全了三级综治机构,确保了综治组织有坚强的战斗力。同时,该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的人民群众诉求调处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该市的人民人民群众诉求调处中心,中心自运作以来,共受理群众诉求142批413人次,反映问题142件,其中答复了结38件,转有关部门办理44件,直接立案处理60件,结案56件,调结率93。3%。随着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建立,该市 以“三位一体”调处工作中心为龙头,以行政村调处工作站为基础,以自然村治安信息员为前哨的四级工作网络,使群众信访渠道更加便捷,“坐堂问诊”和“下乡巡诊”结合,使群众的疾苦有地方诉、意见有地方提、怨气有地方发,从源头上遏制和化解矛盾纠纷。
维护稳定服务经济是第一要务
朱育兆在听取各县市领导汇报情况后指出,我市各县市各级党委政府对维稳工作和政法基层基础工作非常重视、重点突出、措施有力,舍得投入,成效显著。他强调,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如履薄冰,要长抓不懈,要把维护社会稳定,服务经济作为当前政法工作的第一要务,公安机关对刻意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人员要严惩不怠。当前全市正在深入党的十七大报告,全市各政法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多为基层政法部门解决实际问题,以实际行动学习好精神实质,提高效能。“政法基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政法综治工作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抓好基层,打好基层,就抓住了保一方平安的关键,朱育兆要求各县(市)一定要加大对政法基层基础建设的投入力度,要按期完成基层派出所、法庭、司法所的建设,落实好基层政法干警的政治和生活待遇,为政法机关更好地履行职能提供良好的保证。各级政法综治部门要全力抓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建设,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安全稳定的农村社会治安环境。
(李继远 黄 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