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声琨在我市进行工作考察调研帮助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
5月20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在梧州工业园区调研时,关切地询问一名四川籍女工家里有没有受大地震影响。郭声琨亲切问候园区企业里的四川籍员工,鼓励大家安心工作,用自己的劳动成果支持家乡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 李煜荣 摄
梧州要抢抓机遇,充分发挥处于泛珠三角经济圈与泛北部湾经济圈交汇节点的区域优势,主动融入珠三角,接轨北部湾,努力建设成为区域性枢纽城市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示范基地。
(来源:梧州日报) 带着对梧州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热切关注,5月19日至20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率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我市考察工作,就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车荣福,以及自治区党委、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我市党政领导余远辉、王凯、梁家智、刘剑、李奕权、李宁波、朱育兆、陈丽华、秦春成、竺坤松、谢迺堂、张学军,陪同开展考察调研。
两天来,郭声琨奔走于梧州城乡,边看边问边思边议,认真考察梧州经济社会发展新成效,感受梧州人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郭声琨着重考察了我市工农业发展、城镇化建设、重大项目建设、地质灾害整治和防洪工程、社区党建以及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工作,并与市党政军领导座谈,帮助梧州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影响发展的实际困难。他强调,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是梧州当前紧迫任务,梧州的干部群众要进一步树立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增强加快发展责任感、紧迫感,坚定信心,奋起直追,勇于赶超,实现跨越性发展。自治区有关部门也要尽最大能力支持梧州发展,切实帮助解决制约梧州发展的各种瓶颈问题。
关注着梧州的工业发展,郭声琨先后来到岑溪紫坭家电工业园、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利用项目一期工程、国光电器公司,以及梧州工业园区的部分企业调研。他要求,梧州要发挥区位优势,克服发展存在障碍,通过强化软硬环境建设,切实打造承建东部产业转移基地,拉长产业链,以工业发展引领全市经济发展,实现充分就业。郭声琨还鼓励项目业主在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更多地宣传梧州,协助引进更多企业。
围绕“三农”发展的主题,郭声琨来到苍梧县新地镇题甫村,考察无公害砂糖橘示范基地和广西水稻高产创建示范样板片。郭声琨强调,要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要为农民做好服务工作,使更多的农民通过科技种养实现增收。
目前正值汛期,牵挂着防洪以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郭声琨先后来到岑溪塘坪水库以及市区地质灾害整治点、河东防洪堤,检查我市防洪以及地质灾害整治工程。他强调,各项工作的开展都要坚持以人为本。当前正值汛期,要加强监控和排查,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安全度汛,不出现伤亡事故。
郭声琨还来到我市准备动工建设的红岭片开发项目和白垢村改造项目选址处调研。对于我市先安置后开发的建设思路,以及项目业主大手笔参与梧州建设的气魄,郭声琨表示赞赏。他一再叮嘱,城市建设要科学规划,突出特色。城市建设是为了给群众创造更适宜人居的环境,项目拆迁前,一定要做过细的解释和宣传,让群众明白城建的意义以及相关的政策,主动配合拆迁工作。
蝶山区党员服务中心是一个面向辖区内党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居民群众开放的免费服务平台,设有党务联系室、党员保健室、党员心声室等七大功能室。郭声琨来到服务中心时,这里的党员义工正在开展就业指导、教育培训和保健服务等工作。郭声琨走到党员义工当中,与大家亲切交谈,勉励他们创业在基层建功在基层。
昨日下午,郭声琨、车荣福,以及自治区有关部门负责人,与我市党政军领导亲切座谈,听取梧州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梧州发展中急需解决的困难。市党政军领导余远辉、王凯、梁家智、刘剑、李昌道、李宁波、朱育兆、吴汉华、陈丽华、秦春成、陈立清、杨炳才、竺坤松、谢迺堂、张学军、刘可、陈澄波、梁华,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卢惠盛,梧州学院党委书记唐善茂参加了座谈会。
座谈会上,郭声琨对我市的各项工作及发展新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梧州市的发展思路清晰,措施得力,成效明显,干部群众精神面貌良好,干事创业激情高涨,有一种不甘落后勇于追赶的奋斗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全市上下开拓进取,使经济发展保持良好势头,工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成绩,社会各项事业也全面进步。今年头四个月,梧州主要几项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区平均水平。梧州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前景十分广阔,但总体来看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经济总量小,综合实力弱,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立体交通网络格局还没有真正形成。梧州再不加快发展,跟全区的差距将越来越大,广西东大门的称号将难以名副其实。梧州要认清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更要看到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良好的发展前景,要坚定信心,奋起直追,勇于赶超。
围绕如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郭声琨强调,梧州要抢抓机遇,充分发挥处于泛珠三角经济圈与泛北部湾经济圈交汇节点的区域优势,主动融入珠三角,接轨北部湾,努力建设成为区域性枢纽城市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示范基地。
郭声琨指出,梧州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关键在合作,根本在发展。要深化开放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争取引进大项目,形成产业链,培育特色产业。深化开放合作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必然要求,当前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梧州乃至广西要在开放合作中进一步解放思想,形成更优惠的政策,要敢于让利,放水养鱼,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我区,努力把梧州建设成为投资者干事创业的最佳城市。要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必须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工业厂房建设,并确保建好的工业厂房出效益。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要注重土地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对于城市建设和交通建设,郭声琨强调,要扩大城市规模,提升城市品位,加快城镇化进程。梧州自然条件好,有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城市建设也形成了一定基础,具备建设有品位、有特色、山清水秀、生态良好的山水城市的条件,并建设成为广东的“后花园”。城市建设要做好科学规划,请高水平的专家帮助规划论证。规划要通过人大依法确定下来,不能随意更改。梧州原先繁荣的优势在交通,后来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也在交通,必须举全市之力加快交通建设,着力构建与周边地区联系,集高速公路、铁路、内河运输、航空运输等于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再造梧州新优势。
郭声琨要求,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水平,要紧紧抓住农业不放手,做好农业产业化、农民增收等工作,尤其是要做好林业文章,向山上要效益。要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使特色产业做专做精做强,形成产业链,发展重工业。同时,要加快物流、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在经济发展中要加强生态和环境保护,抓经济发展不能忘记生态保护,要经得起历史和时间的检验。
当前正值汛期,郭声琨十分关心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他要求,要切实采取有效的措施,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打好梧州防洪涝、防地质灾害硬仗。梧州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加强监控和检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做好预防工作。
郭声琨还强调,全区上下都要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有关抗震救灾的讲话精神,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继续做好对灾区的援助工作。我们更要弘扬抗灾救灾精神,把这种精神和对灾区人民的哀悼转化到做好当前各项工作上来,以扎实的工作和优异的成绩,全面完成上半年的目标任务,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建设,支持全国的发展工作。